<
新辣文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国民法医 > 第七百三十四章 细查5公里
    楚局跳过了路边的灌木丛,越过了大型直立猿的排泄物,站到了受害人面前,仔细看过了尸体上的伤口,才长身而起,长叹一声。

    “还很年轻的一个孩子啊,有身份证件吗?”楚局问。

    “背包里有身份证。今年16岁,京城人,高一的学生,在市重点读书,没有犯罪记录,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婚姻存续……”江远刚刚检查了背包。这算是他确定尸源最快的一次了。

    而江远说明的几个要点,其实也隐含着一些排除点。比如说,在市重点读书且没有犯罪记录,就意味着大量的时间要用于读书,不太可能接触到赌毒这一类容易涉枪犯罪,迫使人铤而走险的行业。

    用绝对歧视的话来说,那些天天蹦迪遛商k的,想不接触赌毒都难。若是相关从业者的话,好好干三年,就是妥妥的黑道预备役。

    楚局点点头,再问此时最重要的问题:“死者是被制式枪射死的?枪械种类能确定吗?”

    “还没找到子弹,死者的伤口是贯穿伤,出口呈星芒状,典型的膛线枪的特点。从威力来看,制式枪的可能性大。”江远略微沉吟了几秒钟,道:“没有烟晕,没有颗粒灼伤,是远距离射击。法医的远距离射击,一米以外。”

    “这案子……”楚局真的是头大如斗,无奈的摇彩票问:“能与张丽珍案并案吗?”

    “不能。”江远果断回答:“至少目前还看不到相关点。”

    “行吧,那就是多一个涉枪案。你这边什么想法,统筹处理呢,还是我单独弄一个专案组出来。”楚局和江远接触的还是比较少,担心他不明白,又特意道:“如果单设一个专案组的话,这边的发案区域就得让出来给新设的专案组,他们如果要搜查或者排查的话,你们也得商量管辖的问题……”

    如果统筹处理,等于是要同时负责两个案件,这当然也很难。相当于是选扯皮,还是选揽责了。

    江远自然是选后者,他是雇佣兵来着,扯皮必输的。

    楚局也不意外,点点头,道:“那我就先向上报告了,你们抓紧时间侦查。”

    涉枪案件的优先级是很高的,但是,涉枪案件的数量,其实也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少,以至于直达天听的程度。举个栗子,据某公开资料显示,部委公布,20年5月到21年3月,各地共破获枪爆案件2.4万起,打掉团伙113个,捣毁窝点314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4万人。另一则公开消息是,部委深化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第24轮集中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24名,捣毁窝点52处,缴获各类枪支3975支,子弹11.1万发。

    单就京城来说,19年前半年,全市共破获涉枪案件18起,收缴各类非法枪支170余支、仿真枪650余支、子弹3.3万余发、废旧炮弹(地雷)30余枚,治安拘留140余人、刑事拘留30余人。

    一个很合理的推论,如果涉枪案件真的稀少到,发生一起就要出圈的程度的话,那各种类型的涉枪犯罪的专项行动,也就没有举行的必要了。

    陶鹿等人也陆续看了现场,江远再继续做现场勘查。

    跟着领导们的步伐崔启山,先对自己专案组的几名队员无奈摇摇头,再问陶鹿道:“陶支,江队不知道是否擅长涉枪案,要不要找个枪械专家过来。”

    这也算是很正常的建议了,一般的民警也确实很少接触涉枪案了。

    毕竟,京城一年下来,三五十起的涉枪案,枪击案数量更少,出现的频次其实跟小县城的非正常死亡差不多。小县城只要一个法医就能处理完这些非正常死亡,类似的,京局其实也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处理掉这些涉枪案。

    陶鹿稍犹豫了一下,转头询问了一下黄强民。

    黄强民随口道:“江远既然没有喊增援,目前来看,应该是不需要吧。当然,找人过来看看也未尝不可……”

    如果是让黄强民自己决定的话,黄强民在技术方面,现在肯定是全听江远的。但换一个角度来想,黄强民又担心让江远承担太多责任,因此倒是觉得找个专家过来看看不错。

    陶鹿点点头,就看着江远操作。虽然挺有迫切感的,但也没有迫切到一刻都等不了。

    江远则是一步步的处理着各项证据。

    涉枪案件处理起来,首先第一步就应该是寻找弹头、弹壳和枪械上。这三者都是跟凶手有直接的物理接触的,非常容易获得相关的信息。大部分的涉枪案,也都是基于此来侦破的。

    运气好的时候,凶手会将枪械丢在现场,弹壳落在枪边,子弹留在死者体内,这就是所有都碰上了好运气才有的事——死者可能不这么想,但他已经不能发表意见了。

    至于本案,江远现场看不到枪械,就只派出人去周围寻找。顺便也是试着寻找一下第一现场,以及可能存在的弹壳。

    从犯罪现场的痕迹来看,死者在被击中以后,当时应该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下意识的向前走,但很快就有体力不支,乃至于神志丧失的情况出现。于是,他将背包从背后取了下来,背在胸前,并就地坐下,再取出水瓶喝水,随后就失血过多陷入休克并死亡了。

    这个过程应当是比较快的,参考杀猪现场的放血时间,人类能够挣扎运动的能力,强也强不到哪里去。至于具体的数据,大抵是没什么实验数据的。

    十几名现勘并民警,绕着圈去寻枪和弹去了。

    按道理说,现场是可以循着血迹去的,但实际上,就这个季节的树林里,人类已经不太分辨得清血迹了。再考虑到枪械和弹壳的位置,都很容易受到凶手的影响,强行找血意义不大。同时,弹头很可能是穿透了受害者的身体,具体落去了哪里,也很难讲。

    江远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射击痕迹上。

    射击痕迹分两类,一类是弹头的侵袭痕迹,也就是着弹点,以及出入口,以及弹道等。像是江远刚才强调的星芒状的出口,就可以提供枪械的类型等各方面信息,弹道则有极大的可能提供双方冲突时的位置关系等。

    但是,因为死者最后时刻的移动,通过其体内的射创管来确定弹道,也不是很方便了。

    江远只大略的看了看,就将这部分的工作滞后,等其他人勘查回来,汇合各方信息再说。

    接着,江远开始处理第二类的射击痕迹,也就是射击残留物,这部分包括衣服上留下的痕迹,以及擦拭轮和挫伤轮。

    这是国内普通人都很少接触的概念,就是弹头旋转进入皮肤的时候,弹头上附着的那些脏东西,如金属屑、黄油、鼻屎、泥土等等,蹭着窗口的边缘皮肤,会刮出一圈黑褐色的轮状带,宽度大约1毫米,一般呈环形,等干燥了以后,极其明显。

    如果有足够的数据库的话,光是擦拭轮上的信息,就有可能解决案件。

    江远研究的不亦乐乎,柳景辉则是结束了观察,跳下了树。

    只见柳景辉思索片刻,再拉上徐泰宁,问道:“徐处,咱们这个附近调查的细致吗?能细致到什么程度?”

    “平均水平吧。”徐泰宁道。

    平均水平就是每平方公里几个人。因为无人机小队都是多人组成的综合队伍,所以,平均下来,一个平方公里,也就是放个位数的民警。

    柳景辉点点头,道:“能不能以此地为中心,严格搜查一下周边?”

    “多大范围。”

    “步行可达的,5公里的半径?至少3公里的。”

    徐泰宁一算,这面积也不小了,遂道:“3公里细查一下应该没问题。”

    “我主要是考虑,死者中弹后走的不远,身边的器物完整,说明凶手的目的并非求财。其次,死者是个青少年,招惹到死神的可能性不大,至少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被一枪打死的。所以,凶手的目的不像是谋人。凶手不谋财不谋人,意外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柳景辉低声的解释。

    “你前面说,打猎意外?”

    “很有可能啊,甚至可能就是流弹,凶手都没有发现。当然,这个概率还是比较低的。但不管怎么说,凶手要么是持证的猎人,要么是非法的。持证的,我让王传星他们去查,非法的话,说不定就跟张丽珍案,是一批人!”柳景辉的推理严丝合缝,听的徐泰宁表情严肃。

    “行。那就细查5公里吧。”徐泰宁迅速下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