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林宇就已经起了个大早。

    洗漱完毕后,他坐在桌前,匆匆吃完了早饭,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往码头赶去。

    今天呀,另有安排。

    他先是走到马车旁,拿起梳子,仔仔细细地给马梳理起马毛来,那动作轻柔又娴熟,一下又一下,顺着马毛生长的方向梳理着,仿佛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宝贝一般。

    把马毛梳理得顺滑光亮后,他又去拿来饲料,细心地喂着马,看着马吃得津津有味,还不忘在一旁叮嘱着:“吃慢点,别噎着了,今天可得辛苦你跑一趟了。”

    喂完了马,他又拎来一桶水,放在马能轻松喝到的地方,这才算是把马这边的事儿都安置妥当了。

    今天他们不打算出海,而是计划着去大铁村,一来是要给王大春去提亲,二来也打算顺便在那边购买一些秸秆饲料之类的东西,好给家里的马备着。

    这边林宇刚忙活完,王大春就赶来了。

    今天他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了平时都舍不得穿的那件干净衣裳,整个人看着清爽利落了不少,透着一股精气神儿。手里拎着两条鱼,那鱼在清晨的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看着挺新鲜的。

    王大春一进院子,瞧见林宇,顿时就一脸兴奋,三步并作两步地走上前去,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说道:“兄弟,我都准备好了,咱啥时候出发呀?我这心里上蹿下跳的,都有点等不及了。”

    看着王大春那副样子,林宇忍不住笑。

    昨天晚上,手里一下子有了钱的王大春,顿时有了底气,立马就跑去跟王玉芬好说歹说,非要让王玉芬今天去给他提亲。

    林宇心里也琢磨着,昨天送去国营饭店的海参数量可不少,就他们那销量,估计这一两天不见得能卖完。就算自己再弄到了海参,也只能送到别的地方去卖,还不一定能顺利卖掉。

    而且要是短时间内弄太多海参往外卖,说不定还会影响海参的价格,到时候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于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了一番后,就决定今天不出海,先去给王大春提亲,也好了了王大春的一桩心事。

    见王大春那着急的模样,林宇呵呵一笑,劝说道:“别着急呀,大春哥,我妈在屋里收拾准备呢。再说了,咱们这去得太早,是不是有些唐突?哪有一大早就上门提亲的,显得咱多没分寸呢。”

    王大春却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急切地说道:“那唐突啥?咱要是不早点去,万一小翠父母都不在家,出去干活儿了或者走亲戚啥的,那可咋办?咱这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去提亲,可不能白跑一趟。”

    林宇听了这话,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没法反驳,毕竟王大春说的也是实际情况。

    于是他呵呵一笑,说道:“那行吧,我这就去套车,你进屋看看,我妈准备好了没有,要是准备好了,咱就赶紧出发。”

    “好嘞!”

    王大春应了一声,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撒腿就往屋里跑去,边跑还边大声喊着:“师娘,师娘,咱啥时候能走呀?”

    那声音里都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劲儿。

    林宇则快步走到马车旁,熟练地开始套车,他先把缰绳理顺,又将各种套具仔细地固定在马身上,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等林宇把车套好的时候,母亲王玉芬他们也从屋里出来。

    此时的母亲王玉芬精心打扮了一番,她穿上了那件新衣裳,那衣裳的颜色虽然素净,却透着一种这个年代独有的质朴韵味,显得整个人端庄又大方。

    脚上还穿上了林宇给买的新鞋,走起路来,身姿都比平日里更加挺拔了些。

    王玉芬的胳膊上挎着一个篮子,篮子里装着两块肉,这显然是给王大春带的提亲礼,在这个时候,能拿出这样的礼物,足够体现诚意。

    “小宇,车套好了没有?”王玉芬一边走,一边问道。

    林宇赶忙点头,回答道:“套好了,妈,快上车吧。”

    说着,林宇朝着屋里看了一眼,又问道:“瑶瑶和楠楠呢?怎么没见他俩呀?”

    王玉芬摆了摆手,说道:“咱们去人家提亲,带着两个孩子闹闹哄哄的不合适,况且,回来的时候咱们肯定还要带不少东西,哪有他们坐的地方呀?让他们姐弟两个在家呆着就行,瑶瑶也大了,能照顾好自己。”

    林宇听了,心里却有些不放心,毕竟两个孩子年纪还太小,把他俩单独留在家里,万一出点什么事儿可怎么办。

    就在林宇正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的时候,二妮进了院子。

    二妮一进来,就瞧见林宇一家人穿得干净利落,手里还拿着东西,马车都套好了,顿时一脸奇怪,好奇地问道:“婶子,你们这是要去哪?”

    “去给大春提亲呢,二妮,你来的正好,瑶瑶和楠楠自己在家,婶子有些不放心,你能不能帮婶子照顾一下?”王玉芬赶忙说道。

    “提亲?”二妮一听这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下意识地看了王大春一眼,那目光把王大春看得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像个熟透的苹果似的。

    二妮见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然后一口答应下来,脆生生地说道:“行,没问题,婶子,你们放心去就行,瑶瑶和楠楠交给我,我肯定照顾好他们,你们就安心去办正事儿。”

    眼瞅着二妮答应下来,王玉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就落了地,脸上露出了放心的笑容。在王大春的搀扶下,她稳稳地坐上了马车。

    林宇也跳上了马车,说了一句让二妮等他回来,然后拿起缰绳,轻轻一抖,吆喝了一声,马车便缓缓启动,一家人径直朝着大铁村的方向行去。

    顿时,马蹄声“哒哒哒”地响着,在村道上奏响着欢快的旋律一样。

    清晨的大铁村,宛如一幅宁静而质朴的田园画卷,在晨曦的微光中慢慢舒展开来。

    大铁村距离渔村并不算远,可风貌却有着别样的不同,渔村靠海,弥漫着大海咸湿的气息,而大铁村则是以种地为主,四周皆是广袤无垠的平原,一眼望去,大片大片的玉米田就像绿色的海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那满眼的翠绿,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生机勃勃的外衣。

    此时的玉米,已经到了收获的时节,一株株玉米秆挺拔地站立在田间,足有一人多高。

    它们的叶子宽大而舒展,有的已经微微泛黄,在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每一株玉米秆上,都结着饱满的苞米棒子,那裹着层层外皮的苞米,顶端还露着些许金黄的玉米粒,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半遮半掩地藏在绿叶之中,看着就让人满心欢喜。

    田间,此时已经有不少农民早早地开始忙活起来了。

    他们头戴草帽,弯着腰,挥舞着手中锋利的镰刀,熟练地砍着苞米杆子,那动作干脆利落,一镰刀下去,一株苞米杆子便应声倒下。

    在东北,人们习惯把这玉米秸秆称作“苞米杆子”,这砍下的苞米杆子,被整齐地堆放在田间,一堆堆、一垛垛的,就像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士兵,排列得整整齐齐。

    而那些已经砍倒的玉米,农民们会把苞米棒子一个个掰下来,然后用麻袋装好,直接扛在肩上,迈着坚实的步伐往家走去,那沉甸甸的苞米棒子,承载着他们一年的辛勤劳作和对丰收的殷切期盼。

    剩下的苞米杆子,则会被集中堆放在一起,它们越堆越高,最后竟堆得像一座座蒙古包一样,圆滚滚的形状,在这田间地头显得格外醒目,又别具一番乡村独有的韵味。

    林宇他们赶着马车,沿着乡间的小路缓缓前行,马蹄声在这寂静的清晨格外清脆,一路上,微风拂过,还能隐隐闻到那玉米秸秆散发出来的阵阵芳香,那味道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清新又好闻,让人仿佛整个身心都融入了这乡村的美好之中。

    等林宇他们的马车来到小翠家的时候,正巧碰到小翠父母带着小翠要出门。

    小翠父母的手上都拿着镰刀,那镰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冷的光,显然是要去地里继续割苞米杆子。小翠跟在父母身后,扎着两条麻花辫,脸上带着些许羞涩,一抬眼瞧见林宇他们的马车,眼神里满是惊讶,站在那儿有些不知所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