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盛唐挽歌 > 第93章 非典型边镇战斗
    方重勇印象中的边镇战斗,应该是金戈铁马,骑兵冲击,在广袤的草原或沙地上厮杀,时不时就有人仰马翻的场面。

    阳光下闪耀着光辉的明光铠,仿佛胜利的象征;洪流一般的骑兵队伍,在高速冲击中汇聚,坠落,最后归于沉寂;还有那飞蝗一般箭雨,如同割麦子一般的将列阵前进的士卒射倒在地,空气中满是血腥的味道。

    边疆的应该是这样的,也必须是这样的啊!

    然而此刻方重勇面前,又是另外一副景象。

    不知死活的突厥人,壮着胆子,忍受着湖水的微凉,不顾自身安危在蹚水,把白亭海当成“白亭沟”看待。

    然后偶尔一个不小心,便跌到湖底的浅坑中,扑腾了几下后,就消失不见了!

    白亭海很浅,平均深度一米多不到两米。理论上说,应该是可以蹚出一条路到湖中心的白亭堡。

    但很多时候,“平均”是一个可怕的词汇,并不能反映出问题的核心与全貌。

    某些地方三米深,而某些地方却只没过膝盖,那么“平均”出来的水深,理论上也应该是淹不死人的。

    但实际上,最后的结果,却如同此刻正在“探路”的突厥人一样,在湖水里试探了一两个时辰,被淹死了不少人,也没试出一条可以通到湖中心白亭堡的“道路”。

    白亭堡的城楼上,方重勇一脸无语的看着辛云京,指着那些正在蹚水的突厥人疑惑问道:“这些人是不是有病?难道他们真以为可以蹚出一条路?”

    那些人最近的,也还离白亭堡所在的湖中心陆地有几里地远。

    至于远的,已经在方重勇视野之外了。

    “有汉一代,便在白亭海中心设白亭堡,监视匈奴人的动向。这么部署是因地制宜,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瞎筑城。”

    辛云京解释了一句,并未说出心中的疑惑。

    白亭军规模不大,却也分左右两军。

    左军位于白亭海以南,负责白亭海牧场的安全;右军及衙门设在白亭海中央的白亭堡,负责监视突厥人的动静。

    此番突厥人猝然发难,左军数量太少,不可能挡得住来势汹汹的突厥人,他们已经掩护牧场人员,带着数千马匹撤离到赤乌镇。

    而右军所在的白亭堡,则被一万突厥骑兵团团围困,不能离开白亭海水域。

    当然了,所谓的“团团围困”,其实也不过是突厥人在四周设立了几个营地,派出很多游骑四处巡视罢了。

    围困了三天后,这些人开始派人试探性的蹚水,似乎是想确定一条水浅的路,然后骑着马蹚水到湖中心攻打白亭堡。

    这种疯狂举动,差点让白亭堡内原本惶惶不可终日的方衙内跌碎眼镜!

    “突厥人对我们没什么威胁,他们的目标是凉州城。白亭堡的粮草够吃一年的。”

    辛云京强笑道,对着方重勇解释了一番,完全把对方当做战场门外汉看待。

    事实上,方重勇如今“研习”过吐蕃人的“军法手册”,之前也跟着崔乾佑学过一点行军打仗的具体操作,已经不算纯粹的门外汉,而是一个半桶水晃荡的门外汉了!

    按方重勇的想法,他们目前所面临的情况,远不像辛云京说得那样乐观。

    确实,白亭堡所在的湖中心这一片地方,有个大粮仓,囤积了不少军粮。白亭堡驻军也不多,可以慢慢吃,熬一年都不成问题。

    可是,人不能光吃东西就够了啊!

    冬天冷,要不要烧火取暖?

    日常做饭,需不需要燃料,比如说干草或者动物的粪便?

    真要算起来,白亭堡守军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便是援兵。

    赤水军便在南面两百多里外,以河西这边“以马为舟”的规矩,奔袭解围,也就一两天的事情。

    现在的问题,并不是他们的处境如何,而是突厥人本身的动向,并不符合地缘政治的普遍规律。

    如今的突厥,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控弦百万,纵横欧亚的草原民族了。从前的突厥早就被灭,如今的突厥,被称为后突厥汗国,不仅控制的疆域大为缩水,而且内部四分五裂状况极差!

    开元十五年秋,吐蕃写信给后突厥可汗毗伽,约他一起侵扰大唐边境。毗伽权衡利弊之下,不但予以拒绝,而且将吐蕃的来信送交大唐用来政治投机。

    感受到了毗伽的“诚意”,基哥龙颜大悦,在紫宸殿设宴款待送信来的后突厥大臣梅录啜。又允许在朔方军在西受降城设立互市,每年以缣帛数十万匹与后突厥交换军马,以壮大骑兵队伍,并改良马种。

    到了开元二十二年的时候,后突厥大臣梅录啜下毒谋杀毗伽可汗。然而毗伽在毒药发作但尚未身死时,下令发兵杀死了梅录啜及其族党羽。

    毗伽死后,唐玄宗派宗正卿李佺前往吊奠,并为立庙和碑,命史官起居舍人李融撰写碑文。

    这便是大唐与突厥人全面媾和的开始,其后果便是契丹与奚人的震恐不安,在幽州蠢蠢欲动。

    当初大唐招抚契丹与奚人便是为了分化瓦解突厥,一旦突厥与大唐媾和,在“谁强谁挨打”的真理下,接下来的剧情应该就是大唐联合后突厥汗国来对付契丹与奚了!

    现在毗伽可汗已经死了,突厥内部立其子为伊然可汗。

    伊然可汗曾由唐朝册封,但在上位后不久就病死,其弟继立为苾伽骨咄禄可汗,唐朝派遣右金吾卫将军李质册封他为登利可汗。

    登利年幼,其母婆匐参予政事,国人不服,登利的堂叔分掌兵马,在东者称左杀,在西者称右杀。

    也就是说,现在袭击凉州的突厥人,有可能是登利可汗的嫡系,也可能是登利可汗的堂叔们。

    这种复杂情况,便导致此战面临的情况,很棘手,也很迷茫。哪怕贯有的外交手段都不太好用了。

    因为大唐暂时连真正的幕后主事之人是谁都搞不清楚!

    辛云京还是忍不住将这些事情跟方重勇说了,他长期跟突厥人打交道,并且还让突厥商人帮忙销赃,所以对后突厥汗国的政局略有所知。

    这件事外在表现,只是突厥人南下进犯凉州,甚至简单看作草原民族入秋后“打谷草”也无不可。

    但结合突厥人如今的处境,就知道这件事的缘由及内涵,一点都不简单!

    “羊皮筏子是不是可以渡河?我听闻吐蕃人经常用羊皮筏子渡河,吹气成船,十分便捷。”

    方重勇忽然提起一件奇怪的事情。

    听到这话,辛云京面色微变,心中暗道不好!

    羊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古人很早就知道“缝革为囊”,并充入空气,以为泅渡用,历史极为悠久,汉代以前便有明确记载。

    在唐代以前,羊皮筏子被称为“革囊”。

    当初方重勇过乌兰关段黄河的时候,就是坐着羊皮筏子渡河的!

    这种交通工具,在黄河上游很常见。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运载货物这种交通方式,广泛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所以方重勇提的这个问题不但不是瞎胡闹,反而极有针对性!

    如果突厥人吹一堆羊皮筏子,从白亭海岸边泅渡到白亭堡,还真是个麻烦事!

    白亭军编制一千七百人,左右两军共一千四百,还有三百人“水军”,并配属了平底且吃水浅的“战船”。只是因为白亭海多年无战事,如今“战船”早就被改造成了渔船与货船!上面的床弩都给拆了!

    用“武备不修”来形容也不算过分。

    “是这样的,羊皮筏子在凉州司空见惯,随处可见。”

    辛云京随口说道,然后将方重勇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询问道:

    “贤弟,据我观察,突厥人现在只是故意装傻,麻痹我们。如果我所料不差,今夜突厥人极有可能乘坐羊皮筏攻白亭堡。

    我们守军不多,全靠这白亭海为天然屏障。若是突厥人不顾伤亡来攻,只怕……处境堪忧。

    我想今夜埋伏一番,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你以为如何呢?”

    辛云京沉声问道。

    大事不妙的时候,他决定找个有后台的人一起扛着,这样的话只要此战不死,后面怎样都不会被治罪了!

    在河西走廊,从来没听说有什么守城战可以打出精彩的,各城除了凉州城外,其他都是易攻难守。包括这狭小的白亭堡,若是没有环绕的湖水保护,单单五百人守军和平平无奇的堡楼,能顶什么用呢?

    “兵不厌诈,不如将那几艘不太顶用的船只都挂满渔火,晚上放出去巡哨,让突厥人明明白白的看到,以为我们的防守空虚且无准备。”

    方重勇补充了一句,显然是认同辛云京的主意。

    守城?那可不是他的性格!

    如果不是为了将来打算,方重勇在长安城内顶着“方衙内”的名头混吃等死难道不好么?何苦来河西走廊吃沙子呢?

    来都来了,守个毛线的城!

    “这……”

    辛云京一愣,细细品味方重勇的建议,顿时觉得这一招实在是太阴损了!

    把已经改造成渔船与货船,基本上聊胜于无,又没什么战斗力的“战船”都派出去巡逻,实际上是限制了突厥人的进攻方向,也使得防守的方向得到了确定!

    这便是将已经“死了”的战船给用活了!

    战船没什么战斗力,白亭军内部虽然知道,但突厥人不知道啊!夜里拉出去大鸣大放的巡逻,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而白亭堡在白亭海中央不假,但中间这个“岛”,可不仅仅只有白亭堡那么大啊!

    事实上除了白亭堡外,还有粮仓,军械库等等,整体看,算是个小型的村落了。

    这是汉代边军选址的巧妙之处!

    突厥人若是来攻,白亭军的锐卒埋伏在什么地方,很是重要,一点点细节就可以决定初战的成败。

    这便是所谓的“有备无患,算多者胜”!

    而一旦初战打疼了突厥人,白亭军则可以保证接下来的防守节奏在自己掌控中,并一直坚持到冬天降临,白亭海结冰为止。

    一旦白亭海结冰,突厥人跑马来白亭堡也就一炷香的时间,那时候才是生死存亡之际!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危险,离现在还早得很。

    白亭海这边河水结冰的时间,往年也要等到快过年。那时候湖水结冰才会结得死硬,人畜踩踏其上可如履平地。

    基哥断然没有让突厥人在凉州撒野几个月的道理,如果真有,那他也别提什么“比肩太宗”了,还是直接退位比较好,这种事情对于帝王的威信打击,绝对不可忽视。

    因为如今的突厥,早已不是当年太宗时的突厥了!

    所以明摆着的道理就是,今夜的防守,对白亭军而言至关重要。

    基本上赢了就能确保此番危机全身而退了!

    辛云京也是没想到,这位长安来的方衙内,人不大,对兵法倒是很懂啊!

    一般这么大孩子,被突厥人团团围困,不吓尿就已经是心理素质过硬了。这位方衙内居然还能出主意阴人,当真是“天赋异禀”,天生就是当将军的料。

    “如此甚好,不如今夜贤弟领百人守白亭堡,我带精锐埋伏于粮仓附近。”

    辛云京不动声色的建议道,显然已经把方重勇当成一个可以商议大事的同僚看待。

    随便想想都知道,突厥人若是夜袭,必取白亭军粮仓。只要将其一把火烧掉,白亭军在白亭堡内就待不下去。

    “现在开始,就把粮仓里的粮草都搬运到白亭堡内吧。派出战船,让锐卒持弓箭射杀那些在湖水中探路的突厥人,显示一下战船的威力,让突厥人也心存忌惮。”

    方重勇补了一句。

    辛云京微微点头,其实他也是这么打算的。既然晚上要让突厥人避开“战船”巡视的方向,那么白天让“水军”去呈呈威风也是应有之意。

    反正那些水里挪动的突厥人就跟活靶子一样,本身也是对面派出来试探白亭军实力的诱饵。

    ……

    “什么?没有兵了?我大唐疆域万里,怎么会没有兵?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大明宫紫宸殿内,李隆基对着兼任兵部尚书的张守珪劈头盖脸骂道!

    “回圣人,河西兵马都在与吐蕃对阵的前线,凉州空虚,突厥人此番突然南下,事先我们也无法预料。”

    张守珪无奈叉手行礼说道。

    兵员不是韭菜,不是说长就能长的啊!

    河西与陇右,二十多万边军枕戈待旦,与吐蕃人在漫长的边界线上对峙,拿掉任何一支部队,都有可能导致防御体系的崩溃。

    如今的要务不是增兵,而是要弄明白,为什么突厥人会不顾国内四分五裂的情况派兵攻打河西!而此番出兵的,具体又是哪一路的人马!

    还有就是现在赤水军已经北移白亭海,要将漂移不定的突厥骑兵驱逐到白亭海以北。这支战略机动兵力的调度,会不会影响对阵吐蕃的战事?

    这些问题一言难尽,张守珪不知道要怎么跟李隆基去说。

    “圣人,不如在河西兵募汉番健儿三万,以解燃眉之急。”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林甫,忽然开口建议道。

    听到这话,张守珪突然一脸怒容瞪着李林甫!而后者则是低头看地,等着李隆基的首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