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竟,谁死了,老百姓都要讨生活赚口饭吃啊!

    珠珠和伍小公子就像两只肥耗子掉进了面缸,欢快的简直眼睛放光儿。

    一会儿,珠珠要吃汤圆,一会儿伍小公子要吃糖水果子,不等溜达完半条街,她们已经吃的肚子溜圆了!

    杨丽华和伍夫人真是好气又好笑,各自约束着馋猫儿女,找了一家茶楼,坐在二层包厢看风景。

    可惜,茶楼的点心也是一等一的好吃,惹得珠珠嘴巴塞得鼓鼓,一个劲儿的夸赞,“娘,好吃,比闵叔叔好吃!”

    杨丽华扯了帕子给闺女擦嘴,嗔怪道,“你闵叔叔又不是点心,怎么就好吃了?你爱吃这点心,等咱们回去时候给你闵叔叔带几盒,兴许他的点心铺子就能琢磨出来一样味道的!”

    珠珠用力点头,掰着小胖手指头琢磨要带哪种点心,认真的小模样真是让伍夫人心里软成一滩蜜,暗自盼着什么时候也生一个闺女!

    春红和二丫年岁也不大,悄悄站在隔壁窗后看外边热闹。

    杨丽华开口撵她们,说道,“左右我们在这里喝茶,闲着无事也不用你们伺候。想玩就下去玩吧,只要别走太远就好!”

    春红和二丫立刻欢喜行礼,然后牵手往下走。

    伍夫人喊了一个丫鬟跟着,权当做给两个姑娘做向导了。

    也就小半个时辰过后,春红和二丫就带了不少东西回来,身后也跟着邰永宁和宋辉几个!

    第四百六十五章 闺女才是贴心小棉袄

    “娘,师娘!我们来接你们了!”邰永宁当先行礼,笑着开口。

    宋辉几个也是赶紧上前,纷纷寒暄。

    年少风流,一表人才,这样的少年本就出色,如今一水儿的站出来四个,自然是惹人稀罕。

    不只是杨丽华和伍夫人欢喜的合不拢嘴,就是隔壁几个包厢也是探头探脑张望。

    杨丽华和伍夫人赶紧招呼他们进屋,一起喝茶吃点心。

    珠珠闹着要哥哥抱,坐在哥哥怀里,白白胖胖又笑眯眯的奶娃娃,看的宋辉几个都是心痒痒,纷纷拿出方才路上买的小玩意儿。

    果然,胖丫头没让他们失望,一人送了他们一个奶香的亲亲,惹得几个少年人都是红了脸,又高兴的不成。

    杨丽华问了问宋辉几个的家里人在哪里,身体如何,亲近又温和的模样,如同自家长辈一般,让宋辉几人去了拘束,一一应答。

    免不得,宋辉几个也没少问起北地之事,他们平日都是从市井百姓嘴里听说,很多离奇消息,除了让他们发笑,并没有实际用处。

    比如昨日一个卖包子的老大娘,一边给他们装包子,还一边同隔壁卖汤饼的大伯说起,罗刹鬼子都是白脸黄头发,背后长着翅膀,嘴里长着獠牙,一蹦几丈高……

    杨丽华也没吝啬,简单把北地的消息说了说,末了安慰他们。

    “你们不要担心,戍边军勇武忠诚,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反击罗刹的进犯。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入朝为官,为不公发声,为百姓谋生路!”

    宋辉几个起身,齐齐行礼,“多谢伯娘教导,我们一定会好好读书。”

    杨丽华赶紧摆手,“快坐,我一个妇人什么都不懂,不过是多说几句闲话罢了。”

    但宋辉等人却不这么认为,即便是在诗会里,读书人云集,提起北地边关,提起罗刹进犯,很多人也都是不以为然。好似保家卫国,抛投洒热血是多么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只有他们手里的果酒,只有风花雪月才是高贵之事。

    岂不知,敌人的屠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他们喜爱的诗文根本不能让敌人心软!

    少年人们那一刻多希望把他们送到北地去,送去看看边关的硝烟。

    当然,他们更盼望新皇是个明理勇武之人,一改大魏文强武弱的病态!

    又坐了一会儿,众人就一起回家去了。

    伍先生难得没有在书房,背着手走在巷子里,溜溜达达,见得众人回来就笑道,“你们都出去逛街了,留下我一个在家,真是冷清。”

    众人都是忍不住笑,别说他这模样还真是有点儿哀怨的味道。

    珠珠哒哒跑过去,捏了一块桂花糖塞到伍先生嘴里,“先生吃糖,甜,珠珠爱吃!”

    “哎呦,还是珠珠最贴心,先生明日派人给你买城南最好吃的蜜饯去!”武先生高兴的眉开眼笑,在看看一边的儿子,真是一万个心塞。

    儿子就是棒槌,闺女才是贴心小棉袄,看样子要抓紧在生一个了!不过以后儿子要是能把珠珠拐回来作儿媳……

    这办法更好,更直接!

    不说伍先生暗戳戳的给儿子定了儿媳,只说杨丽华带着珠珠在伍家住了四五日,陈昭就带着陈瑞阳过来拜访了。

    伍先生没少听邰永宁说起陈昭,对他半生走南闯北,交游广阔,很是佩服。

    更何况,那晚杨丽华也提起过,陈昭在为戍边军筹集军粮,是难得的信义之人。

    陈昭登门的时候,伍先生特意推了一个酒宴,等在家里,亲自在书房接待了陈昭。

    陈昭能说会道,又文武都有涉猎,见识特别广博,无论伍先生说到哪里,即便是草原王庭,他都对答如流。

    最重要的是他腰背笔直,眼神清明,气度极好,完全没有市井商贾的小气算计模样。

    伍先生几乎要把他引为知己,吩咐灶间送酒席,一定要为这个一见如故的新友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