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北宋穿越指南 > 后记十八·学术界也是污秽之地
    阻尼器有很多种,传统分析天平有阻尼器,一些摩天大楼有阻尼器,汽车上面也有阻尼器。

    但基本原理其实都一样:能量守恒定律。

    而且,谢衍见过实验室天平。

    他有个高中同学,读本科时也是大学校友。两人可谓难兄难弟,一个读土木,一个读化学。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他们占据了半壁江山。

    某天,两人约好去见同城读书的老乡,听说里面还有几个女的,或许有机会摆脱单身狗的命运。

    谢衍左等右等,打电话才知道,化学老哥在实验室呢。

    他一路问过去,大摇大摆就进去了。

    化学老哥无比惊讶:“你怎么进来的?”

    谢衍说:“走进来的。”

    化学老哥问:“没人拦你?”

    谢衍一脸无辜:“没啊。”

    化学老哥四处张望,发现老师早就没影儿了。

    谢衍指着饱经沧桑的半自动电光天平:“这东西很精贵啊,还用玻璃罩子罩着。”

    “破烂货,给本科生练手的,玛瑙刀都已经磨损了。研究生那边淘汰下来,扔给我们本科生废物利用。”化学老哥一顿吐槽,说学校不把本科生当人看,这台老古董的年龄比学生还大。

    谢衍站在旁边看着。

    化学老哥一边操作天平,一边给谢衍讲解原理。

    大概过了一泡屎的时间,实验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两人回头一看,老师就站在他们身后,其他学生正在憋笑。

    这玩意儿的结构很复杂,但理解了又可以说很简单。

    无非是在普通天平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提高精度的装置。

    空气阻尼器也很好制作,下面一个大筒,上面一个小筒,中间全是空气。

    那些大小筒是铝合金的,谢衍暂时找不出铝来,只能换成其他材料。精度肯定会因此下降,但放在这个时代已经够用了。

    光学读数装置也可以不要,但谢衍还是想试试。不说把刻度放大二十倍,放大个三五倍应该没问题吧?

    其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三把玛瑙刀,还有玛瑙板,还有重心锤,以及一些调试装置。

    旋钮怎么调控,谢衍不知道,因为他没看到内部结构,必须靠自己的小脑瓜来设计。

    包括那个光学读数装置,也必须自己设计。原理很简单,初中生都能明白,但制作起来却很费工夫。

    越设计,越头疼。

    开学的前一天,谢衍找到母亲:“妈,我暂时不去读书了,把玛瑙天平研究出来再说。你再帮我联系一下,能磨制望远镜镜片的工匠,还要一个懂微雕技艺的工匠,还要一个手艺高超的首饰匠人。嗯,我还要买一台现在最好的天平。”

    所以说,在古代穷逼别做科学家呢,想搞个高精度天平就挺费钱。

    听完儿子的各种要求,王贻彤强行咽回骂人的话。

    唉,算了,儿子撞坏了脑袋。

    王贻彤没有骂儿子,也没有去找各种工匠,她决定先让儿子在家修养几天。

    谢衍不知道老妈在敷衍,高高兴兴的继续设计各种部件。

    又过了好几天,匠人还没找来,谢衍终于意识到不对劲:这个老妈在糊弄人呢!

    ……

    “六郎还是脑子不清醒?”谢以勤问。

    王贻彤说:“一直在书房画图纸。那些图纸我也看了,似乎不是乱画的,难道他真在研究天平?”

    谢以勤说:“我去看看。”

    今天是旬休日,谢以勤难得轻松。

    他来到孩子们的书房,谢衍在写写画画,谢婉正在写作业,谢堪跟同学出门去了。

    “你还在设计天平?”谢以勤问。

    谢衍叹息道:“唉,你们不相信,工匠也不帮我找。我总要证明一下自己,在给物理期刊写论文呢?”

    “你上次不是在研究化学期刊吗?这次怎么又写物理论文?”谢以勤感觉儿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都要去粘一下。

    谢衍解释道:“这篇物理论文,也跟研究天平有关。我提出了一种阻尼概念,能够运用在各种机械上。现在的马车是弹簧减震,如果能找到合适材料,其实也可以添加阻尼器减震。包括火车也是一样。”

    “真的假的,能让马车和火车减震?”谢以勤颇为惊讶。

    谢衍说道:“当然是真的。如果我这篇论文发表,就证明我真的在做研究,到时候你们可要帮我请来工匠。”

    谢以勤笑道:“你要是能在物理期刊发表论文,你想要什么就给你弄来什么。”

    “一言为定。”谢衍说道。

    谢衍不止写一篇论文,而是会连写三篇,全都是关于天平部件的。

    谢以勤站在旁边看着,想知道儿子究竟在写什么。

    就在此时,王贻彤快步进屋,手里拿着一封信:“开封太学寄来的。”

    谢衍反而听迷糊了,他上次的论文,不是寄去了洛阳吗?

    事实上,洛阳那位年轻的化学家,正在疯狂给朋友写信讨论《分子论》,完全忘了给谢衍寄出退稿函。

    眼前这封信,是朱世镕寄来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谢衍估计能收到很多化学家的来信。

    谢衍拆信阅读完毕,把信递给父亲:“开封太学化学院副院长的来信,跟我讨论分子论的细节,还邀请我去开封太学当面交流。”

    谢以勤连忙阅读信件,还没看完就已经瞠目结舌。

    见丈夫愣住了,王贻彤一把将信夺走,看完之后大喜:“我儿子竟是化学神童!”

    谢婉闻言,扔下作业跑来问:“六哥怎么了?”

    “你六哥学问出众,被太学的副院长邀请。”王贻彤乐得神采飞扬。

    谢婉虽然不清楚这事儿有多大,但还是觉得哥哥特别厉害,蹦蹦跳跳道:“我要去跟老师和同学讲,她们肯定羡慕死我了!”

    谢以勤终于冷静下来:“你那个阻尼,真能让马车、火车减震?”

    谢衍说道:“需要找到合适材料。”

    “那你赶紧把东西写好,我出面给你申请专利。这个可不能让人抢先了!”谢以勤说道。

    谢衍只得解释:“阻尼是一种物理现象,恐怕是不能申请专利的。具体怎么制作阻尼器,还得费很多功夫。而且不同的阻尼器,结构也完全不同。”

    “那就申请你用在天平上的阻尼器专利。”谢以勤说。

    谢衍笑道:“天平的空气阻尼器,申请了专利也赚不到几个钱。能用到这种阻尼天平的人,找遍整个大明才几个?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制作,只要不拿去卖钱,就不会侵犯专利。”

    谢以勤不说话了,仿佛损失了十万贯。

    他又把朱世镕的来信看了一遍,终于开口说:“你要什么工匠,要用什么材料,我立即派人去弄来!”

    ……

    谢衍还没把阻尼天平制作出来,关于阻尼的论文已经寄到洛阳。

    聂岐是物理期刊的二审编辑,这天他正无所事事,毕竟全国的物理学家就那么多,不是每一天都能收到重要论文。

    “聂爵士,有一篇好东西。”一审编辑孙三益快步走来。

    聂岐接过论文看了标题:“阻尼?这名字古怪得很。”

    孙三益说:“很有用处。”

    聂岐仔仔细细阅读,看完之后说:“弄两根弹簧来!”

    孙三益立即出去叫人,从实验室里找来两个弹簧,还有几块可以挂起来的砝码。

    这个实验很简单,几分钟就完成了。

    当然,想得出更确切的数据,还需要做更细致的实验。

    聂岐叹息:“如此常见的物理现象,上百年来竟然没有人发现。”

    “越是常见,就越被忽视,”孙三益说,“论文作者提出,阻尼器可以运用于马车、火车、大船。尤其是火车和海船,如果谁能把阻尼器造出来,皇家学会恐怕会颁发金奖。至少封一个男爵,甚至有可能是子爵。”

    聂岐摇头:“原理很简单,想做出东西来很难。这篇论文下一期发,我亲自给工部写信。”

    “耿会长那里……”孙三益提醒道。

    聂岐说道:“我们收到的论文,关他屁事。”

    孙三益不再接话,他不想介入这种斗争。

    聂岐问道:“这个论文作者,好像不是我们的会员?”

    孙三益说:“他没有在信封标注会员信息,估计是还没有入会的民间学者。”

    聂岐把孙三益打发走,亲自给谢衍回信。

    大概内容,是让谢衍准备好履历资料,包括更具体的身份信息、研究成果等等。

    谢衍仅凭发现阻尼现象,就完全可以做皇家物理学会的正式会员了。

    而且,一旦有人把车载、船载阻尼器发明出来,谢衍的论文含金量还会继续上升。

    到时候,谢衍至少是一个男爵!

    聂岐当然也有私心,他审核的论文,他吸纳的会员,他上报的工部。嘿嘿。

    “咚咚咚……”

    敲门声响。

    聂岐看着站在门口的孙三益:“你怎么又回来了?”

    孙三益说:“能不能在天平上加阻尼器呢?”

    “用什么施加阻尼?”聂岐反问。

    孙三益说:“空气。”

    聂岐一怔,猛拍大腿道:“妙啊!”

    孙三益笑了。

    聂岐说道:“我们一起搞,你千万不要对外声张。对了,那篇论文压一压,等我们把阻尼天平弄出来再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