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 草原牧医[六零] > 草原牧医[六零] 第330节
    “呼盟草原上生态丰富,具有多种地貌,且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的种植也有了初步成绩,林雪君同志甚至在呼色赫公社完成了青贮牧草的推广,紫花苜蓿等牧草经过青贮储存到冬天,使小尾寒羊这种不适合游牧的种群的圈养也变得可行。

    “迟予教授在呼盟草原上与我共同研究绿僵菌时,也采集了大量昆虫做标本,她也表示草原上昆虫品类很多,海拔合适人类生产,寒冷的冬天能考验耐寒植物,春秋干燥、夏季湿润,对各种植物的生长也能有一个层次比较丰富的观察记录……

    “尤其在呼色赫公社里拥有林雪君每年冬天授课培养出的大批初级兽医人员,许多工作需要配合的话,都能较轻松地找到人手。

    “另一方面,呼盟地处东北部,比邻黑龙江,有完整的铁路设施,能比较好地完成运输工作,有需要时还能从当下非常先进发达的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所以我提议选址海拉尔。”

    杜川生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加上他在呼盟呼色赫公社真的呆过,讲起那边的状况来头头是道,比许多只能对着地图和文件念理由的人要更具说服力。

    他话音才落,呼市过来的工作人员便表示了支持,都是内蒙地区,在呼和浩特建所和在呼盟建所都一样的好。

    “我知道海拉尔那边的呼色赫公社这个地方,林雪君同志的文章将那里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描述过了,看过报纸的大多数人大概都知道呼色赫公社前面有条河叫莫尔格勒河吧。”

    乔院长手指点了点桌面,又道:

    “我也知道在那边有人正在进行小尾寒羊等牲畜的优种改良工作,那里的三河马被运往全国,是非常优秀的工作马。

    “林雪君在农大的分享课上曾经提及过呼色赫公社正考虑扩种优质牧草,或许在未来几年内有条件可以向外运输支援冬季缺草地区如黑龙江等地的养殖区。关于农牧结合和草原环境的保护及优化,她也有非常多的点子……”

    杜川生不敢置信地抬头:“您去听过林雪君的课?”

    乔院长没有应声,又带着大家聊了半天在呼色赫公社建草原研究所的利与弊。

    探讨到最后,一群人发现呼盟环境得天独厚,虽然地理位置偏北了些,但好在通火车,在当下只要交通便利,远一点倒不算什么了。

    毕竟还有许多地方即便距离首都很近,但火车不直达,要往来实际上比去海拉尔更艰难。

    又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商讨,并往呼盟草原局打过一通电话,进行了较长较详细的沟通后,本次会议终于结束。

    杜川生原本也没想这件事会朝着自己设想的方向顺利落定,直到3天后接到农科院的电话,又被喊过来开会。

    乔院长在会上公布了选址结果:先定在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具体位置由杜川生教授带队过去海拉尔后就地选择。

    国家为建所而拨的款项会尽快到位,杜川生教授需尽快出发——研究所的5名研究员、2名助理研究员和16个实习研究员已经选好了,他们来自不同城市,都是这方面表现优异的人才。

    另外,杜川生有两个自选名额,可带两名他的助教或学生作为研究员、助理研究员或实习研究员陪同他一起去草原研究所。

    “杜教授,你被任命草原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了。”坐在他身边的一位中年人笑着向他恭喜。

    杜川生不敢置信地瞪住身边人,几息后才抬头看向坐在首位的乔院长。

    乔院长点点头,将一份任命书向下递出。

    杜川生拿到大家传过来的任命书后,正面反面看了好几遍,才抹一把脸,缓回神来。

    “谢谢乔院长。”他抬起头,虽努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但到底是位科研工作者,并不很擅长收拢情绪,语调中还是透了几分激动。

    乔院长笑着点头,“加油,多研究,多出成果,农牧业的未来需要我们所有人竭尽全力去搏,去争取,去开创。”

    围桌的各职能领导纷纷点头。

    杜川生也跟着点了点头,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国家拨款和人才支援,他和同僚们的许多研究都可以重新启动,大力推进了。

    他正低头思考着接下来可以做的事,和建所的流程,忽听乔院长再次开口:

    “凤池,把你的小友林雪君也带上,特聘助理研究员,她那些文章不错,许多还没有落实的畅想也颇有意思。

    “让她在草原上带着她文章中提到的那些牧民和兽医卫生员们,好好辅助草原研究所,一起做出些名堂来。”

    又一张任命书被递到杜川生手中,大章盖着的是林雪君的名字。

    助理研究员,基本等同于副教授职级!

    杜川生将两份任命书捏在掌中,抬头望向乔院长——这位农科院的院长在任能选将方面,比农大校长更有魄力啊!

    ……

    隔日,在林雪君准备出门去买票时,杜川生登门。

    “我要带队跟你一起去海拉尔。”杜川生掐着腰,微笑着望林雪君。

    “是要来继续研究绿僵菌吗?这才开春,呼盟要到五六月才有虫子呢啊。”林雪君诧异道。

    杜川生神秘地摇摇头,笑容愈发大了:

    “不是为研究绿僵菌,但也可以研究绿僵菌。”

    “什么意思啊?”林雪君愈发迷糊了,而且杜教授真的笑得好贼啊。

    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林爷爷也皱起眉,这位杜教授好会卖关子哦,怎么还不讲要干嘛。

    “去建中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唯一的国家级草原科学科研机构。”杜川生深吸一口气,“国家将持续拨款支持研究所的各项研究,会不断有人才涌入进来参与研究。

    “去海拉尔建研究所。”

    “哇!”林雪君不敢置信地瞠目,天呐,中农科的草原研究所要建在海拉尔?

    大海拉尔崛起啦!

    她这一个喜讯都还没消化呢,手上忽然被塞了张纸。

    疑惑地低头一望,她嗷一声叫。

    坐在椅子上的林爷爷吓了一跳,忙撑着椅子站起身,探头也往纸上看。

    下一刻,林老爷子哈哈哈地大笑起来,得意地轻拍孙女背脊。

    20岁的助理研究员,最年轻的副教授级别畜牧业骨干人才,林雪君,哈哈哈,他林怀江的孙女!

    第305章 草原童话【2合1】

    森林后飞来一只喷着火的大恐龙,在她面前低下头颅求她摸脑袋…

    阳春三月, 阿木古楞在扬州亭台楼阁间写生,蜂蝶翩飞,波光里映着满园的花红柳绿, 已是百花盛开的温暖春色了。

    而首都终于等到万事俱备, 随队北上的林雪君,一路看到的却是越来越苍凉的冬日枯树和斑驳原野。

    中国真的好大啊,地域辽阔,甚至横跨四季。

    草原研究所的实习研究员来自天南海北,他们在首都等到其他城市赶过来的年轻人, 又在火车路过齐齐哈尔时接上从哈尔滨过来的两个实习研究员, 这才汇集齐了草原研究所成立以来的第一批成员。

    杜川生在火车上就跟大家开了不止一场会, 商量设立研究所的部门, 划分职能, 初步确定大家的工作。

    所里其他人都是大学生,有的还在毕业后跟着比较不错的老师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 全称得上畜牧业、兽医行业等专业新生代中的佼佼者。

    唯独林雪君没有大学文凭,是个只有20岁的支边知青。

    虽然大家对林雪君多少有些好奇,但也不敢轻视她。毕竟这个人光是去年下半年就在各大小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专业文章, 不是谈‘奶业发展’的, 就是聊‘蛋奶营养’的,还有许多关于‘生猪屠宰管理’‘动物寄生虫病预防与治疗(一)(二)(三)(四)’‘中草药种植、采摘、炮制及运输’的, 各个都是当下牧业关注话题,颇多先进见解,很了不起。

    因为她的文章格式做得太好,许多带学生做研究的老师甚至让大家写论文都以林雪君的文章为模板。虽然她的才华实在令人羡慕嫉妒, 但不得不说她的文章格式的确优越, 列表清晰、逻辑通畅, 谁读了都觉得是种享受。

    另一方面,杜川生教授待林雪君的态度十分平等尊敬,仿佛这个年轻人不是个小小年纪的助理研究员,而是对杜教授很重要的贵人,或者忘年交好友一样。

    虽然林雪君的确常常跟杜川生教授聊工作都能做到有来有回,但也的确够令人侧目的——她怎么就那么厉害呢?

    火车在海拉尔停靠,大家陆陆续续下车,一群青壮涌过来接站时,年轻人们还没觉得怎么样。

    可当每个青壮见到林雪君都笑呵呵地热情打招呼时,大家终于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好像海拉尔这一片儿所有人都认识林雪君似的?咋地?海拉尔之王啊?人面儿这么广的吗?

    “你在这儿啥身份啊?”哈尔滨上车的性格开朗的实习研究员文强忍不住凑到林雪君跟前小声询问,表情神秘兮兮的。

    “呼色赫公社社员啊,咱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草原局特派专员?或者…兽医员算不算身份啊?”林雪君有点被问懵了,看他表情总觉得他问的好像不是这个。

    “……”文强瞠目挑眉,“你这身份不老少啊,三头六臂滴呗。还不止吧?我瞅着这帮人一见你跟见到亲戚似的,啥背景啊?”

    “哈哈哈,这边离我们呼色赫公社近,好些过来接站帮忙的都是我们呼色赫公社的社员。

    “杜教授给海拉尔草原局打电话请冯英局长帮我们先安排临时住处和工作单位嘛,冯局长也派了些人来接站,好多都是跟我接触过的工作人员。那边那位同志,我每个月都要向他提交草原上各项状况数据记录报告的。”

    林雪君忍俊不禁,文强这问的好像她是这边地头蛇似的。

    “啧啧,你人缘儿真挺好哇。”文强啧啧道。

    “草原上没有人缘不好的兽医。”林雪君说罢挎上自己的小药箱,刚想去拎行李,边上就伸出一只手帮她拎走了,那人一边走还一边问:“林同志,你是先在海拉尔跟着杜教授他们呆几天,还是先回咱们公社啊?”

    “我先回咱们公社,把东西送回家,安顿一下再过来跟杜教授他们一起商量研究所的具体选址。”林雪君笑着答道,她都半年没回去了,真是一分钟也等不了,恨不能眨眼就飞回自己的知青小院呢。

    “那成了,我直接把你的东西拎到回咱们公社的马车。”

    “好嘞~”

    林雪君转头跟杜川生教授打声招呼,准备这就先回家了,话还没说完,几步外忽然有人大步走过来,一边走一边喊:

    “小梅。”

    林雪君一回头,当即惊喜道:“阿爸,你怎么来了?”

    “我,我就顺路。”王小磊笑着摸了下脑袋,跟杜教授几人打过招呼后,将林雪君斜挎着的小药箱也抢过去拎在手里,二话不说就把人给领走了。

    草原研究所的成员们望着林雪君被人簇拥着走向车站外另一边停着的马车前,怎么觉得好像一到海拉尔,处处都是她家人呢?

    ……

    ……

    半年没有骑过马了,但林雪君一直忍耐着,生怕半年没见回去拥抱苏木被它嗅到其他马的味道,还以为她是在外面骑了半年别的马,那肯定要生气的。

    她一路上遇到其他人家特别可爱欢实的獒犬,和明显有糖豆血统的牧羊犬,都忍住了没摸!

    刚回草原的抱抱,都是要给她的宝贝们的。

    虽然一直以来大队长给她写信都说沃勒他们很好,让她不要担心,可见不到它们心里又怎么可能真的放心呢。

    万一大队长是报喜不报忧呢,万一它们生了病大队长不忍心告诉她呢。

    越是接近家园,她心里的忐忑就越重。

    过往看过太多电影电视机和视频,想象力难免丰富。那些孩子回家发现爸爸截肢掉一根手指的,还有老家的狗早就丢了回家后才发现的,林雪君曾经在网络上云养过一只叫‘尿急急’的猫,主人出门工作回家才知道尿急急出车祸死掉了……

    这半年一切都很好,唯独见不到沃勒它们,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有时饿到了低血糖心慌都会担心是不是草原上发生了什么事。

    奈何首都的电话打不到生产队,也不可能通过电话或视频看一看沃勒它们的样子、听一听它们的叫声。

    在马车终于能看到生产队的门柱时,林雪君再也坐不住了,她跳下马车一路朝着生产队驻地狂奔,心跳得越来越快。

    终于忍不住,开口朝着驻地方向大喊起动物们的名字:“沃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