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云看了那些法阵,都觉得江作尘对牧雪的保护有些过度了,只能叹了口气,答应了他。他转而看向清涛宗弟子说道:“不过,你就在此等待吧。”

    那清涛宗弟子当然不想进去,闻言连连点头,不再出声。

    承云和牧雪做足了准备后,走进了浓雾之中。

    山间浓雾,水汽弥漫。

    青草的气息融于雾中,可湿漉漉的环境却让人呼吸不畅。

    浓雾让人只能看清三十尺范围内的景象,若是此刻闯出什么野兽来,定是一场苦战。

    承云和牧雪都召出剑来,他们放轻脚步,保持安静,警惕着周围。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走了许久,也并未遇见想象中的危险。但诡异的气氛还是让牧雪心生警惕。

    “师兄,我觉得有点奇怪。”牧雪看了看脚下的脚印,他们跟着凌乱的脚印上山,已经走了半个时辰了,却好似在原地打转一样,除了这片浓雾,再没看到其他东西,“他们为什么要上山?这雾里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那大爷说,他们两个像是没睡醒一样,可能是遭人控制了。”承云眉头紧蹙,警惕着四周。

    “被控制……”牧雪顿了顿,他忽地想起了广承镇中的鬼婴。

    鬼婴被鬼修控制,是因为它已经是鬼魂。可梁烨熠和他的师兄活得好好的,并不会被鬼修控制。

    “嗯,可能是魔修所为。”承云说着,忽地停下了脚步,同时伸手将牧雪拦住。

    “师兄?”

    “小心前面。”

    牧雪抬起头看去,只见蜿蜒向上的山路,不知何时在两侧多出了些许红灯笼。

    大红色的灯笼悬挂在木棍上,其中红色的烛火闪烁,在浓雾之中散发着诡异的幽幽红光。

    微风吹过,红灯笼轻晃着,好似无数只手招呼着两人,引着他们向山上走去。

    本代表着喜庆的红灯笼,在此刻格外诡异可怖,随着夜晚的降临,那闪烁的红光更像是鬼怪的眼眸,注视着陌生的来客。

    “这是……”牧雪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虽感受不到恐惧,但还是握紧了手中长剑。

    “嗯,看来也只能进入了。”

    两人只得继续向前,火红的灯光照在两人脸上,为他们笼罩上了一层火一般的光。

    两人向前走了数十步,更为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周围的浓雾好似感知到他们的到来一般渐渐散去,远处的景象逐渐变得清晰,可回头看去,身后的浓雾却依旧遮掩着视线,好似催促着他们向前。

    渐渐地,一个村庄的轮廓出现在了二人的面前,此处再无浓雾笼罩,树林也消失,留下一片平地。

    “这里居然有村子?”牧雪惊讶地看向承云,“难道我们的猜测错了?梁烨熠他们只是进入了这个村子?”

    承云也觉得古怪,但此处没有浓雾,他便能释放灵力探查。这次的探查出乎意料的顺利,而且他也发现,村子里有人残留下的灵力痕迹,不出意外便是那两人留下的了。

    “嗯……他们好像确实在这里。”

    就在两人犹豫着是否要进入之时,村子中出现一个人影走向他们。

    来者是个年迈的老人,满脸皱纹,但笑容和蔼。他佝偻着身体,手中拿着一根竹棍作为拐杖,敲击出凌乱的声响。

    “哎呀,今儿个村子里可真是热闹,又来客人了。”老人笑着将两人打量了一番,笑容更深。

    “老人家,我们是为了寻人而来。”承云虽然觉得怪异,但还是礼貌地对那老人说道。

    “原来如此。我是这儿的村长,两位年轻人,进来说话吧。”村长转过身去,敲着拐杖,慢步向里面走去。村长?

    牧雪一听,立刻警惕起来。

    他平时看的话本中,有不少恐怖灵异的内容。而这些话本的开头,经常是主角来到一个陌生的村子,见到年迈的村长,紧接着便会遇见一连串诡异恐怖的事情。

    话本中,这种村子里的人往往都不是好人,隐藏着某种罪恶。

    而他们现在,正巧遇见了这样的情况。

    “师兄……”牧雪有些担忧,犹豫地看向承云。

    “没事,我们进去看看再说。村长是普通人,不会伤害到我们。”承云压低了声音说道。

    两人随着村长走进村子,发现村子与普通村子并无区别。如今天色已晚,家家灯火通明,院中还有孩童玩耍吵闹。

    唯一有些奇怪的是,村子里点了不少红色的灯笼,除此之外,还挂着许多随风飘扬的红布条。

    “你们要找什么人呀?”村子笑着问道。

    “是两个穿着月白色的衣服的年轻人。”承云答道,“他们也是从外面进来的,许是在这里迷了路,我们便来寻他们。”、

    “哦哦,是不是,有一个叫梁烨熠的年轻人呀?”村长恍然大悟。

    “没错。他们果然在这里。”牧雪急切地点头说道,“村长爷爷,他们还好吗?在哪里?我能去看看他们吗?”

    “年轻人别急,他们上山的时候受了点小伤,正在村里休养,这会儿睡得正香呢。等他们醒来,我就让你们见面。”

    “那就好……”牧雪听见人没事,微微地松了口气。

    承云却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他看向周围红灯笼,忽地问道:“请问,现在并非新年,为何挂着这么多红灯笼、红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