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务工人员这个时节都买了火车票,赶回家去吃团圆饭。

    忙碌辛苦一年,这时候的国人还很流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年味还很浓。

    但也有一些事业心很重,很好强的人,坚决不在落魄的时候回家,硬挺着自己一个人过年。

    苏格就是其中之一。

    说来也巧,他们去人才市场的时候,正好撞见拎着一袋包子的苏格。

    苏格穿着一袭剪裁利落的大衣,时尚感更增添她身上的清冷之气。

    映衬着身后冷清的街道,浑身散发的寥落之气,隔着一条街道都看的清楚。

    “苏老师!”

    池欢赶忙拍拍时屿白的胳膊,示意他停车。

    车子“叱”的一声在苏格面前停下,把她吓了一跳。

    她也是个有意思的人,被吓一跳后心情显然不爽了,撸起大衣的袖子,冲着车就比了个中指,还破口大骂起来。

    “长眼睛了吗?”

    “脑袋上那两颗眼珠是用来喘气的吗?”

    然后车窗落下,露出池欢笑意盈盈,还含着几分戏谑的水眸。

    还藏在嗓子眼里,更脏的话瞬间沿着苏格的喉咙咽下。

    “怎么是你?”

    眼神闪烁,明显尴尬。

    “苏老师,好巧。”

    “带你一程?”

    苏格黑脸,拧着包子就要走,“不用了。”

    池欢下车拦住她,视线落在她手里的塑胶袋上,“苏老师,你过年没回家?”

    “正好,我家里人来广州过年了,一起团个年吧!”

    “别吃这个了,我家有更丰盛的大餐!”

    苏格的口水瞬间分泌,这段时间吃这些可恶的包子已经快要吃吐了。

    但是没办法,过年期间很多店铺都不开张,她只能一再勉强自己凑合吃点。

    接连吃了几天之后,她已经对包子深恶痛绝。

    尽管脑子很想拒绝池欢,但嘴巴已经开始疯狂投降。

    她一脸的嫌弃,却很诚实的发问,“哦?是吗?都给我说说,有什么好吃的?”

    池欢差点被她馋疯了的小样儿逗笑,赶忙掰开手指头数了一通。

    她还没说完呢,就见到苏格拉开车门端端正正的坐到后座上。

    正襟危坐前倨后恭苏格:“那还等什么,咱们快点出发吧!”

    这个反差萌让池欢忍俊不禁,却还是耐着性子说:“得先等一等,我要找个打版师。”

    苏格拧眉,“不是吧不是吧,你现在还没找到打版师?”

    “这种工作效率怎么成呢?算了,我干脆给你推荐几个新人吧!”

    第332章 在时尚界刮起一阵国潮风

    提起这个,池欢可就不困了。

    “真的吗?”

    “真的。”

    苏格漫不经心的摆摆手,“不过我不保证人一定在家。”

    池欢喜出望外,“不着急,我们这段时间招聘了不少打版师傅,但是不尽如人意。”

    她大概也清楚,合适的打版师傅是可遇不可求的。

    “按照这个地址走。”

    苏格从包里随手掏出笔,撸开袖子,直接写在胳膊上展示给时屿白看。

    时屿白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路可能有点不好走,我给你指路。”

    苏格说的地方还真的有点偏僻,七拐八绕的拐到一个小巷子里面,走着走着,车还进不去了,只能下车步行。

    “我说的两个人年纪都很小,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中一个是从正规的服装学院毕业的,当打版师只是暂时的,她的志向和我一样,都是当服装设计师,最大的梦想是在国际 t台上展示中国韵味的服装。”

    池欢听了不由想到后世国潮崛起,汉服风靡的事情。

    “小小年纪,志向远大。”

    其实她心中也存着这样一颗火种,想要把国潮做到风靡全球。

    现在国际时尚界还是西方文化统治,但迟早有一天,东风西渐,彻底的碾压西方文化。

    现在凭借她一个人的力量肯定达不成,得在更多的服装人心中种下这颗火种才行。

    “怎么,你也有这样的想法?”

    “是啊。”

    池欢羞涩,却还是勇敢的看着苏格。

    “我想要西方人看看,真正的文化和韵味什么样,得让时尚界刮起一阵国潮风。”

    苏格被她逗笑。

    手掌在她肩膀上搭了下,轻拍,“嗯,孺子可教,以后你可以尽管对外宣称曾经是我的学生。”

    时屿白落后几步。

    把两人的谈话悉数落入耳朵,看着池欢纤细窈窕的身形,眼眸中的眷恋破雾而出,浓烈的化不开。

    短短一年的时间,发生在她身上的变化竟然这样大。

    她渐渐从那个不涉世事的村里姑娘,逐渐蜕变成现在的模样。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而池欢身上那种坚韧向上的韧劲,真的很有魅力。

    她身上似乎总有惊喜。

    要去的地方是一个窄小的平房院落,推门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堆积成山的鞋样。

    没裁剪完成的鞋样。

    所谓的鞋样,就是鞋子上面的部分。

    苏格说道:“她们家里都是农村的,刚到广州,家里指望不上,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闲暇的时候,就会自己接一些手工活回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