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刘烨只当是姑父对自己的关心,如今回想起来,分明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胡红玉听罢,轻轻拍打着刘烨的后背道:“所以说,人还是要靠自己,当初你若没能体现出自身的潜力,只怕连太太都……”
顿了顿,又正色道:“我已觅得一法,能助你在半个月内破境!”
虽然这话有些强行拉扯,并不算十分对症。
但刘烨还是感动的一塌糊涂,用力反抱住胡红玉,闷声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
张天爱的面试很是顺利,同时她也代替赵峥,接下了遴选女军百户、旗官的责任。
不过赵峥也没能闲着,因为当天下午马宝就从涿州赶了过来,与寇白门一番寒暄后,将五位佥事召集起来,当场就划分好了势力范围。
赵峥不出意料负责监管顺天府。
此后核对人员、交接手续,还有些乱七八糟的琐事,足足忙了一晚上才梳理出了个大概。
第二天一早,他又专程跑了趟顺天府。
毕竟顺天府和别处不一样,姚仪的老子姚启圣是正三品,儒修当中的资深地境,赵峥虽然顶着‘上官’的名头,可面对姚启圣却是完全不够看。
所以他新官上任头一件事,就是先来顺天府拜一拜码头。
以他和姚仪的交情,姚启圣自然也不会摆架子甩脸子色,双方宾主尽欢不说,姚启圣还专门带着赵峥回家吃了场家宴。
这里外里的耽搁,等到赵峥在涿……顺天府厅里见到刘烨时,都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两人见面后,气氛肉眼可见的尴尬。
赵峥面露无奈苦笑,摇头道:“我就知道瞒不过你——走吧,咱们进去说。”
他如此坦诚,反倒让刘烨有些无所适从。
本来刘烨都已经打定主意,让这事暂时烂在心底了,谁知道赵峥反而主动挑破。
眼见赵峥说完,便自顾自进了值房里,刘烨一咬牙,也冷着脸跟了进去。
赵峥亲自给他斟了杯茶,然后才问:“你已经知道多少了?”
“很多。”
刘烨伸手搭在茶杯盖上,轻轻的敲打了杯身几下,又重复道:“很多。”
要说他对赵峥做的事情全无芥蒂,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为了贤哥儿,那种事情也还是……
而且他也并未百分百相信董氏的哭诉,既然是在对着儿子倾诉,美化一些细节在所难免。所以他摆出这副冷冽态度,说着这样的含糊的言语,也是想从赵峥这里诈出更多的内情。
赵峥又叹了口气,苦笑道:“说实话,你们家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是半点都不想再掺和了,可架不住她、她……唉!”
眼见赵峥欲言又止,最终化作一声长叹,刘烨就知道自己没有猜错,这其中果然还有另有隐情。
但他并未急切询问,而是依旧冷淡的抚摸着茶碗,食指不轻不重的在上面敲击着,刻意的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
赵峥却还是对此三缄其口,反倒是吐露出了另外一個重要讯息:“其实你也不用为此烦恼,她早已经跟我约定好了,等到贤哥儿的情况稳定之后,就带着贤哥儿一起跟董扬古去山西赴任。”
“董家舅舅要去山西?”
刘烨微微蹙眉,旋即试探的问:“是你给他牵线搭桥的?”
“除了我还能是谁?”
赵峥两手一摊,无奈道:“这也是交易……咳,这也是她当初拜托我的事情之一。”
交易?
董姨娘能有什么筹码与赵峥交易?
身子?
可她本就有意主动献身,反而是赵峥推三阻四的不愿意答应。
可除了这个之外,董姨娘还能有什么筹码?
刘烨沉吟片刻,再次开口:“你莫不是有什么把柄在董姨娘手上?”
“这个……”
赵峥面露尴尬之色,最后无奈摇头道:“就当是你猜对了吧,不过她反正都要走了,以后也不可能再与我有什么瓜葛,所以这事你就别再纠结了。”
说着,托起自己的茶杯与去与刘烨的相碰。
刘烨却一缩手避开,目不转睛的盯着赵峥追问:“是什么把柄,与哪方面有关?”
赵峥哭笑不得的道:“既然是把柄,那我怎么可能就这么告诉你?我只能告诉你,问题不是出在我这边,我也是一时冲动才被拖下了水。”
说着,饮尽杯中茶水,冲着刘烨比了比。
刘烨又与他对视片刻,这才同样饮尽杯中酒,然后转身出了小值房。
到了外面工位,他坐下来看似是在翻阅公文,实则却在梳理方才得到的讯息。
赵峥确实有把柄在董姨娘手上,所以才会投鼠忌器,甚至不惜与她在北司……
可董姨娘也不过是个寻常女子,正常来说想与赵峥正面接触都难,又能捏住他什么要命的把柄?
等等!
自己先前不是还怀疑过,董姨娘手上有母亲的把柄吗?这其中会不会也有什么关联?
如果真的有关联,又会是怎样的关联?
总不会是……
刘烨心中再度冒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念头,但旋即就被他狠狠压了回去。
这不可能,绝不可能!
自己肯定是疯了,所以才会冒出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
只是……
先前自己揣测董姨娘与赵峥有染时,也一度觉得自己是疯了、是异想天开,可最终结果却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不不不!
肯定是自己想多了,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
可是这也太巧了……
刘烨的心再次乱成了一团麻,如果这次的猜测又成了真的,只怕就连胡红玉那高仿胸襟,也难以抚平他心中的纷乱了。
第495章 为装修风格吵了半天
不管刘烨心中作何猜测、作何感想,这件事暂时就算是被按下去了。
心知肚明的几人各自装着糊涂,表面上风平浪静、古井无波。
一转眼的功夫,就已经到了五月初八。
这日午后。
李桂英带着、青霞、赵馨、李芸、弟妹陈氏、以及外甥李旭峰、准女婿关成德,提前赶到了广安门外。
在某座茶楼的二楼包了个靠窗的雅间,李桂英和弟妹陈氏凭栏而坐,一边望眼欲穿盯着官道上,一边忆苦思甜说些陈年旧事。
三个女孩子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笑闹着,李旭峰和关成德却是相看两厌——主要是李旭峰一直看表姐夫不顺眼,关成德礼貌性的攀谈两句没有得到回应,也便懒得再理会他了。
除赵峥这个一家之主外,赵家上上下下云集于此,自然是为了迎接即将抵京的李德柱。
先前李德柱已经托人将行李送了过来,说好了端午之前动身,算算日子应该会在今天下午抵京。
本来没必要这么早就跑来城门口候着,无奈李桂英思弟心切,吃完午饭就如同热锅蚂蚁一般坐立难安,赵馨索性提议来直接来城外候着,这才打消了她几分焦虑。
不过李桂英的焦虑减轻了,李旭峰却有些坐不住。
这雅间里各人忙各人的,就连关成德也正怡然自得的品着茶,唯独他一人无所事事。
学着关成德摆弄了一下茶具,除去混了个水饱之外,什么玩意儿也没能品出来,他索性起身对姑母和母亲道:“姑姑、母亲,这里实在有些气闷,我想先去街上转转。”
陈氏闻言只是微微蹙眉,李桂英却没好气道:“转什么转,若是你爹后脚就来了,难道还要让我们满世界找你不成?给我消停的坐好了!”
“喔……”
若是被母亲呵斥,他说不定还敢反驳两句,但既是姑母开了口,李旭峰可半点不敢顶撞。
正悻悻的想要坐回去,却听表姐赵馨笑道:“娘,这有什么好担心的,青霞嫂子不是在这里吗?他只要不跑到城里去,青霞嫂子想找到他还不容易?”
听了女儿这番话,李桂英这才勉为其难的冲外甥扬了扬手。
李旭峰如愿出了茶楼,心情却并未好转,反而更糟糕了,因为他觉得表姐一定是嫌自己麻烦,所以才主动站出来打圆场的。
说不定表姐正盼着父亲抵京后,自己能早些搬出赵府呢!
越想越觉得沮丧,他垮着脸在街上漫无目的瞎逛,瞧谁都觉得碍眼,恨不能一脚一個全都踹翻,尤其是那些摇头尾巴晃的书生。
儒生都不是好东西,把这些小白脸全杀了或许有冤死的,但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漏网之鱼!
正想些有的没的,就见前面走来一队巡丁,打头的都是人高马大的汉子,后面几个却明显了矮了不少,且身上的号坎都是空白的,并没有‘巡丁’二字。
李旭峰知道这是幼军在随队巡街,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直接侧身避让到了一旁。
那带队的旗官冲他——或者说是他身上华贵的衣服微微颔首,便率领着队伍继续向前。
这时队伍末尾忽然传来一个变声期的公鸭嗓:“李大哥,你怎么在这儿?”
李旭峰循声看去,却见开口的是个弱气清秀的少年郎,再一细瞧,却不是高舆还能是哪个?
那为首的旗官也回头看去,见是上面特意关照过的关系户,只得将脸上薄怒敛去,沉声道:“既然是遇到了亲朋故旧,那等一会儿你自己回巡检所报道吧。”然后就领着其余人继续上路。
另外几个幼军见此情景,都对高舆投来艳羡的目光,同为国子监学子,他们家中多多少少也有些人脉关系,可却怎及得人家高衙内有个前途无量的表叔?
莫说是带队实习的旗官,就算是巡察司的千户,也要对其另眼相看。
看到高舆脱离队伍,笑吟吟的向自己走来,李旭峰撇嘴道:“你怎么跑来做幼军了,难不成是被国子监开除了?”
高舆对他这明显带着嘲讽的语气并未在意,笑着解释道:“哥哥说笑了,这是咱们国子监的规矩,凡十三岁以上的武学监生,每月都要来参加两次日常巡逻——想是李大哥你初来乍到,所以还不曾听说这条规矩。”
“哼~”
李旭峰冷哼一声,对这自来熟的小子爱答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