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有三年多不见她了。
具体到多少天,多少个时辰,秦陌心里记得,只是不愿回忆。
兰殊就像一场暴风雨,在的日子,终日肆意喧嚣,一走,一切都安静下来。连梦,都再不轻易舍他一面。
而就在他恍若重新回到了梦里,看着她那一副熟悉的芙蓉面再度出现在他面前,与往常一般,坐着同他谈天说地。
旁侧端着温酒过来的跑堂,先将其中一只杯盏放在了他面前,略有好奇地打量了他一眼,又把另一只放到了兰殊面前,贼兮兮道:“东家,你几时又认识了这么个俊朗的官爷?”
刚刚,跑堂还无意间听到了她喊他“王爷”。
虽然对方明显有低调的意味,可这不妨碍他们这帮人对于他俩关系的妥妥好奇之心啊。
毕竟,他们从来没听兰殊说过,她还认识大周的皇亲贵戚。
而以兰殊的脾性,能叫她亲自请上座来的,更是关系匪浅。
秦陌听人这么问,一时之间,都不知要怎么解释他们的关系,心中正是踌躇。
只见兰殊简单地看了他一眼,落落大方同人介绍道:“这是我前夫。”
跑堂手上的托盘,一时间噹地一声,掉到了地上。
不止是他,那些个躲在了船舱门帘后偷窥的侍女船工,纷纷都惊掉了下巴。
跑堂立马捡起了托盘,再抬首的目光,左顾右盼,满心满意地替他俩尴尬。
兰殊对此摇了摇头,叹笑道:“我们是好朋友。”
跑堂愣怔,连忙点了点头,跟着她咯咯笑起来,也不知是真信了,还是为了缓解尴尬。
秦陌一腔的思念,则被她短短“好朋友”三字,彻底束缚回了躯壳之内。
再看她一眼,心口顿时犹如万箭穿心。
欢喜与烦躁拧成一股带刺的毒藤,时时刻刻用它那针尖的荆棘缠绕他的心房,扎得他满心痤疮,又疼又麻,堪堪维持面不改色,已经耗光了他的力气。
明明刚刚还恨不能把她绑回去,秦陌的双腿一瞬间固步自封,只保持着礼数的端坐,在兰殊将目光投向他时,配合着,扯出了一个僵硬的笑容。
跑堂才记起主动提壶为他俩斟酒,礼貌询问道:“敢问前......这位官爷如何称呼?”
“秦陌。”
跑堂又是一个呆住。
洛川王的真身,向来是神出鬼没,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但洛川王的大名,满大周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跑堂一下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目光淌出了不尽的惊异,忙不迭看向兰殊,谨慎问道:“哪个陌?”
兰殊见他并未有掩饰身份之意,便和颜笑道:“陌生的陌。”
与此同时,秦陌闻言作出回答:“陌上花开的陌。”[2]
话音甫落,两人下意识对望了眼。
第075章 第 75 章
晚风轻轻拂过, 吹过女孩的鬓发,男人的袖角。
秦陌的目光一过来,其间透着一些目不转睛的专注, 叫兰殊一时怔了会。
跑堂惊的抖了抖嘴,失声了好一片刻,眼睛睁得大大, 直直将眼前的男人看了会, 忽而, 难以自抑地握住了他的手肘,“我一直都很崇拜您!”
转眼间,那些躲在船舱里面偷窥的人群,更是铺天盖地涌了出来。
秦陌一下成了猴一般地被围观。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喜欢在外头暴露身份的原因。
但这会他既成了兰殊的前夫,便觉得总要有个好些的身份,才能不丢她的脸面。
直到人群统统叫兰殊轰散, 她才有了机会,温言同秦陌笑问道:“你和公主娘娘和好了?”
赶走了跑堂等人, 兰殊只好自己亲自提起了玉壶。
她正想起身为他斟酒,秦陌却主动从她手中夺走了玉壶, 转而, 朝她杯中先斟了一杯, 再把自己的杯盏满上。
对于她的问题, 秦陌回答道:“我俩险些生死相隔,还能再见,有些气, 便也没必要置了。”
而他名字的由来, 便是他俩母子头一回平心静气坐下来谈话,章肃长公主同他说的。
这件事, 兰殊也曾听公主娘娘说过。
章肃长公主生秦陌的时候年纪尚轻,那时小女儿家心思足,很多事情都更容易赌气。
当时她生他生得辛苦,险些命丧黄泉,但秦葑却还在前线,没能及时回来。
待他马不停蹄赶回来时,章肃长公主已经抱着孩子闹别扭回了娘家。
秦葑自知有错在先,后来一直守在公主府的门口,想要接他娘俩回去。
章肃长公主就是不肯出门,只打发宫人出门,替她冷不丁询问了句,“当初说好女孩是我取名,男孩是你取名。我可不像你,整天到晚食言而肥,父皇已经问起孩子的名讳,你且说说取什么?”
那宫人拿来了笔墨,秦葑当即便写了个“陌”字。
章肃长公主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在暗示她若再闹下去,耗到他没有耐心,他俩就形同陌路。
气得她连忙叫人用大棒子把他打出去。
那拿大棒子的宫人走出去后,又拿着棒子回了来,第一句先支吾着解释他们没打过驸马,撵不走他,第二句提及驸马又递来了一份笔墨。
章肃长公主摊开一看,只见上头写了句“陌上花开”。
后来,夫妻俩重归于好,孩子的名字便这么随随便便敲定了下来。
秦陌最开始听到自己的名字,竟是父亲拿来哄媳妇的把戏,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转而看见章肃长公主眼底划过的悼念,他忽而又有些心疼淌过。
人只有在共情到了他人的苦楚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的可恶。
当秦陌并不期盼崔兰殊成为寡妇的那刻,便也真正体会到了母亲独自一人的难处,再不忍心,多去苛责她什么。
兰殊再回想到章肃长公主每每说起过往,唇角不自觉提起的笑容,与眼角莹莹的泪意,打心底,为她与秦陌冰释前嫌开心。
兰殊面露出欣慰的笑容,举杯同秦陌碰了一下。
秦陌一口抿完,提壶为自己斟酒,兰殊叫他给她添一点,他却推拒道:“你意思一下就好,别喝太多。”
兰殊蹙起眉宇,不敢苟同道:“好不容易故人重逢,怎得叫我意思就好?”
秦陌看了她一眼,提了下唇角,“因为我不想被掐死。”
兰殊反应了好一片刻,想起当年她在朝朝家里喝醉的那次,才醒悟到他在揶揄她酒后会撒野,不宜喝太多。
兰殊轻咬了一下唇。
好哇,亏得前一刻她还提到他说话客气了,这才没过多久,原形毕露。
不过她转而又释然地笑了下,双手举杯,状似为往事赔罪地朝他揖了下,抿去一小口。
继而回嘴道:“那你也掐过我啊。”
秦陌显然记得很清楚,面对她的指控,即刻举杯,亦如她方才那般,冲她回揖了一下,一饮而尽。
兰殊得逞地笑了笑,秦陌放下杯盏,目不转睛地看向了她,忽而面容变得十分诚恳,同她道了声谢谢,不待兰殊反应,他又连着说了声抱歉。
兰殊不明所以道:“不是罚了一杯吗?怎还较上真了?”
“不是因为这个。”秦陌道。
兰殊颦了下眉,和颜道:“打坏的窗户出钱赔便是了,也不至于道歉的。”
“也不是因为这个。”秦陌道。
兰殊笑道:“那是为了什么?”
秦陌看了她一眼,提了提唇角,只一味道谢与致歉,却没有开口说原因。
兰殊根本不记得当年的事,所有人都瞒着让她保持现状,不愿她记起来伤心。
是以不论是谢意,还是歉意,秦陌都不能主动去解释。
他仍然没与他的救命恩人相认,仍然不需要她知道。
可该说的话,他总归要说。
兰殊只觉得一晃三年,他竟多了些莫名的神神叨叨。
合计着可能还是因为以前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心里耿耿于怀,她也没太在意。
人一旦走出去的远了,看事的格局便会扩宽。
这些年,兰殊的成长很大。
秦陌再度为自己的空杯斟满酒,关切问道:“你这趟是去扬州?”
兰殊颔首道:“先去扬州做一笔生意,然后直接顺着大运河回家。”
秦陌心口猛地蹦了下,“会回长安?”
兰殊笑道:“嗯。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阿姐下了最后通牒,说我今年再不回去,就要把我逐出家门。”
这三年,兰姈与赵桓晋又诞了一个麟儿,崔启今年入春闱考进士,崔弘如愿成为了军营候选的供奉郎。
一转眼,这两个孩子都大了。
崔弘在家书中还提过前二姐夫在靶场上指点了他射艺,他儿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兰殊同秦陌致谢,秦陌只道举手之劳。
兰殊望着秦陌一张成熟男子的俊脸,俨然成了实实在在的洛川王,心里不由回想起上一世,这时的他,本该早已是摄政王。
可如今李乾安康如故,并无任何需要托孤的迹象,早在前两年就该被秦陌俘获斩杀的颉利禄,也还好好的在草原活着,对中原虎视眈眈。
她重生回来之后,所做的每一个选择与举动,看似都是一点点小小的扭转,却早已形成旋波,改变了整个局面。
转眼二十二岁将至,兰殊将再也预料不到未来。这也是她急切需要回长安一趟的原由。
虽然迄今许多事情都在逐渐发生变化,但这一年,那一场劫难,兰殊还是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