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 我在古代行医 > 我在古代行医 第20节
    白烟和徐青衣两人相视一眼,她们两人顿时大笑了起来,仿佛找到了彼此的共鸣。白烟感到自己不再孤单,也可以确定,她们这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

    “你……。”

    “你……。”

    “你先说。”

    “你先说。”

    徐青衣和白烟两人很默契的同时出声,互相对视一眼之后,又各自的大笑了起来。

    “我比你先来,那我先说了。”徐青衣打开窗户,瞧了瞧外面没人之后,她这才关紧窗户,一脸正色的朝白烟道。

    “你说吧!我听着。”白烟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她颇为惬意的靠在床头。

    第三十九章 :老乡见老乡

    “我原名叫许青衣,90年人,2024年穿越来的。

    是京城人士,家中乃是中医世家,在二环内的一家三甲中医院上班,被高空抛物砸中,继而穿越来的。

    你呢?”两人摊牌之后,徐青衣大概朝白烟介绍了自己现代的身份和情况,并且反问她。

    “我原名也叫白烟,不过我是91年人,也是2024穿越来的。

    也是京城人,西医世家,我是外科主刀大夫,我在京城的时候,在一环内的一家三甲医院上班的。

    劳累过度,猝死穿越而来的。”白烟也告知了徐青衣自己大概的情况。

    徐青衣和白烟的遭遇有些相似,都来自于2024年,都是京城人,都来自医学世家,也都因为意外而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两人不禁感叹缘分的奇妙。

    “我们身份倒是挺适合医馆的,日后你有没有什么打算的?”徐青衣朝白烟问道。

    白烟闻言,沉思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照顾好原身的家人之后,世界这么大,我想到处去看看。

    明年便是两年一度的县上医馆选拔弟子的日子,争取考到县上医馆,继而去府城医馆最后去天子脚下看看。

    不然的话,岂不是白穿越了一番了。”

    白烟想想,日后能够去天子脚下,看看繁华热闹的古代,甚至还可以去皇宫看皇上、后妃后,她想想都激动了起来。

    “我本是中医世家,明年县上医馆选拔,我进入县上医馆是没问题的。

    至于你的话,可是学的西医,一年的时间,你能够晋升弟子,继续考入县上医馆?”

    “我这不是有青衣你吗?你教教我了。”白烟笑着看向青衣,眼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青衣微微一愣,随即点头答应了下来。白烟在现代是外科主刀医生,她年纪轻轻能够做到这一步,可见是一个有天赋的医者。

    只要给她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她未必没有机会在中医道路上学有所成的。

    ……。

    “扬子,今天的竹子砍回来了吗?今个儿我还要烧竹子取水喝的。”李氏昨儿听了小徐大夫的话,烧竹子取竹沥水喝,昨儿她喝了一顿之后,今日大清早起来之后,便发现咳嗽、有痰甚至胸闷的症状减轻了许多不说,另外她整个人也感觉精神多了。

    之前风热犯肺折腾自己许久,看了小吴大夫和小候大夫,都没有看好,到小徐大夫这儿,她也没有给自己号脉给自己支了一招之后,自己病情大大的好转了起来,李氏便是知道这个小徐大夫的医术比起小吴大夫和小候大夫要高明,更是那竹沥水的神奇效果。

    于是,今天一大早,她就催促自己儿子去砍竹子,好再烧一次竹沥水。

    “娘!烧竹子取水,能治你得病吗?”扬子顿时怀疑道。

    “能,怎么不能够,昨儿喝了一次了,现在为娘的身子轻松了不少,再喝个两天就该好全了。

    人家小徐大夫的医术高明着,赶紧给为娘砍些竹子回来。”李氏催促自己儿子赶紧去砍竹子去。

    “听娘你这么说,今日你说话的声音似乎没有这么嘶哑,好多了呢?儿子这就是给娘砍竹子。”扬子听了母亲的话,发现他娘说话的声音比昨儿好多了之后,他立刻拿起砍刀,向竹林跑去。

    然而,就在扬子离去没有多久的时间后,马大爷走到李氏家门口,他似乎是犹豫着,似乎是找李氏有事情。

    李氏出来倒水的时候,这才发现马大爷站在她家门口,李氏出声的朝马大爷问道:“马大爷,你这是找我有事情?”

    “是有些事情问问你。

    就是昨儿你喝了小徐大夫说的那个方子治病不?效果怎么样呢?”马大爷犹豫了一下朝李氏问道。

    “昨儿喝了一次了,效果不错,症状都减轻许多,人也比昨儿轻松了。

    马大爷,你这是用了小徐大夫治病的方子之后,对你没有用吗?”李氏似乎也看出了马大爷来自己的目的,她询问道。

    “好像是没有用。”马大爷迟疑了一下道。

    昨儿他取青砖一块,放在柴火上烧至极热时取下,之后在青砖上倒上适量的醋,用布巾包好,将脚后跟踩在上面,当时他还挺舒服的,暖烘烘的。

    只是第二日早晨起来之后,这脚跟还是和之前一样疼,所以马大爷便来李氏家中,问问李氏的情况。

    “一点都没有用吗?”李氏追问道。

    “起初有些效果,可是第二日起来之后,又没区别了。”马大爷老实道。

    “那小徐大夫让你用多久呢?反正我用了小徐大夫给我治病的法子效果是挺好的。

    况且,你这才第一日,就能够见到神奇的效果,那也太夸张了,既然起初有点效果,可见只是时间短,你继续用下去了。”李氏喝了徐青衣给自己治病的法子,见很有效果之后,李氏心中很是信任徐青衣。

    ……。

    二月去、三月走,四月来,天气逐渐转热了起来,开春、入夏之后,山上已经有不少药可以采摘了,医馆又进入了忙碌的时候。

    二月和三月,徐青衣和白烟两人也回了一趟十里村,她们两人又教了白家和徐家采摘、炮制几种药材。

    如今白家和徐家,每月采摘炮制好的药材卖给医馆,每个月下来,少则有二两银子一个月的收入,多则有三四两银子一个月的收入。

    一个月有二三两银子的收入,这事情要是放在去年,徐家和白家根本就不敢想了。

    这两个月的日子里,徐青衣和白烟一起努力学习,互相交流。

    徐青衣将自己的医术经验和心得以及开方、注意事项传授给白烟,而白烟则不断地努力学习像一块海绵一般,不断的吸收知识,充实自己。

    白烟的勤奋和专注让徐青衣十分欣慰和佩服,她看着白烟在中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初学医时的艰辛和坚持。

    在这个过程中,徐青衣和白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她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似是师徒又似是姐妹。

    第四十章 :小有名气

    年前徐青衣治好了李氏,又大大的缓解了马大爷脚后跟疼痛,有他们两人给徐青衣宣传,后续徐青衣花最少的钱,又快速的治好了不少穷苦的老百姓之后。

    这两个月下来,徐青衣的名声已经在穷苦人家传开了,穷苦人家看不起大夫的,都会来徐青衣这儿看。

    从起初每日下午徐青衣只能够看七八人,到最近,一个下午,找徐青衣看病的多则达到了二十几人了,少则每日下午也有十几人。

    甚至是因为徐青衣看病快又好,花钱又少,这些穷苦的老百姓已经不找侯川、吴药他们看病了。

    反而侯川和吴药两人给徐青衣打打下手,每日依旧可以从徐青衣这儿学到不少东西的。

    这日,中午吃午食的时候。

    后院,李大夫、吴大夫、李师傅几人吃完午食之后,候掌柜突然的道:“最近找青衣看病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多了,看来她的名声是在这些穷苦人家之间传开了。”

    “青衣的名声在这些穷苦人家之间传开不是挺好的吗?接下来她努力的方向是逐渐往富贵人家靠拢,给富贵人家看看病赚钱才行!

    难不成青衣给穷苦人家看病,这是影响了咱医馆的收入了不成?”李师傅也知道,徐青衣给这些穷苦人家看病,都是看病快又好,花钱少,李师傅也反应过来朝候掌柜问道。

    候掌柜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起来:“李师傅,你误会了。我并没有说青衣给穷苦人家看病会影响医馆的收入。

    相反,这个月的患者来我们医馆看病的人数,比上个月多出百来人,我也打听过,不少人是来自隔壁两个镇上的人。

    并且,我们医馆这个月的收入还比上个月的收入多出十来两银子的。

    青衣如果能够逐渐往富贵人家靠拢,给富贵人家看病的话,对我们医馆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李师傅听了候掌柜的话,点了点头。

    “以如今青衣的医术应该是达到了准大夫了。

    只是可惜我们医馆没有考核准大夫的资格,不然的话,直接可以让青衣以准大夫名头行医了,也可以替我们医馆贡献一份力量的。”温大夫有些可惜的道。

    然而,各地的回春医馆每年也都有业绩考核的,考核的是年收入。

    达到了指标,年收入越高,总部下发的奖励也越高。

    至于准大夫的考核,考核内容一般是面试和实践操作。

    面试主要考察准大夫的中医知识、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等情况。

    在面试中,至少由两位县级的大夫和一位府城级别的大夫进行考核,考核的过程当中会提出一些与医学相关的问题,以测试准大夫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其中便包括号脉、行针、开方、辨证论治。

    实践操作,则是医馆会寻来几个病人,给准大夫进行看病问诊、开方。

    两者需要达到了考官的要求之后,便可以以准大夫的身份行医。

    至于准大夫晋升为大夫的话,其中的过程又复杂许多。

    ……。

    时间转眼来到六月,天气炎热了起来。

    夏天之后,是医馆最忙碌的时期,不仅仅要采药、炮制,还要接待络绎不绝前来求医问药的病患。

    “是你?”今日李晚秋带着贴身丫鬟来回春医馆找温大夫看病,意外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后,她顿时有些讶异的望向徐青衣。

    温大夫作为清水镇唯一一位女大夫,镇上有钱人家的夫人、小姐自然是都喜欢找温大夫看病的。

    毕竟女子有些不好宣之于口的病,找女大夫来看,更方便一些。

    然而,一般的话,她们都会请温大夫上门去看病,来医馆找温大夫看病的情况极少的。

    “是我。”徐青衣也看了看李晚秋,点了点头。

    “李夫人、青衣你们认识?”一旁的温大夫有些好奇的问道。

    “李夫人在我们村子不远的地方建了一座庄子,有一天回去之后,见过李夫人一面而已。”徐青衣笑着朝温大夫解释道。

    “不仅仅是一面之缘,还指点了我一番。

    温大夫,她是你的弟子?果真是名师收高徒。”李晚秋亦有所指道。

    “青衣的确是有极高的学医天赋,是我们医馆最出色亮眼的弟子,去年药道比赛,青衣还夺得了魁首了,不过,她并未拜我为师。

    李夫人你今日怎么亲自来找我看病了,你派人来吱一声,我上门去你给你瞧瞧就是了。”温大夫站起身来,笑着招呼李晚秋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