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然产品知识专业,方案策划牛逼,人脉又广,一个人顶王爽、马龙飞、张元吉三个人。最重要的是,他长了张谈判专用的嘴,面访谈判林奕然若是澜海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销售的至高点是ka,ka至高点是林奕然。
午休时间陈夕没午睡,在工位上继续工作。ka级别比商务高,考核自然比商务重。他想再努力点儿,完成考核。
陈夕打开电脑,正要像往常一样在行业网站挑客户资源,突然顿住。
刚签的石材城客户,仅有5k毛利,诸如此类小单要签20单才能完成季度考核。
但如果是闪耀这种关键客户,签约一个就足够了。
李华都能改变工作方式,我为什么要墨守成规地像商务一样工作?
林奕然天天去应酬,也没看他挑线索打电话,签单却是最多。
在商务工作两年的固有思维告诉我:只有多打电话邀约客户,客户覆盖的基数大才会签单。但实际上,客户的数量不在“多”,而在“精”。
澜海将关键客户拆分成lka与ka,二者的区别就是客户预算不同。
lka是指本土有节点营销预算的客户,每个活动档期至少能拿出5w的预算。例如:某汽车厂商推出新车型上市,4s店在新车上市那一周会做广告宣传;某商业地产周年庆,会有为期10天左右的广告营销需求;某大闸蟹品牌在中秋前后,会有为期一个月的广告覆盖……
ka是指常年有营销预算的关键客户,每个节点至少拿出30w,全年上百万甚至过千万的预算。例如:全国连锁装修公司需要常年依赖广告业务,持续接单;政务文旅客户要做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矩阵,大力度宣传覆盖;药企要屏蔽负面新闻,宣传单品,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签约lka客户仅仅只能勉强达成考核,签约ka客户才能赚大钱。
陈夕来ka这一年时间,每季度签约2-3个lka客户,只为应付考核;而林奕然这些年,每个月签约2-3个ka客户,撑起澜海ka的半壁江山。
加班加点打电话覆盖客户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不是我想要的。
签约中小客户来支撑业绩考核太难,我需要改变工作方式。
我要签约能支撑我完成业绩的关键客户。
签真正的ka客户。
要签像闪耀这种高预算的、大额的、ka关键客户!
关键客户并非可遇不可求,他们就在那。俞城屈指可数的几家关键客户,所有媒体都知道他们的名字。
关键客户难在开发,可如果我不去开发,他们就一直不是我的关键客户。就像高山,倘若我不去爬,永远都无法越过。
关键客户难在破冰,签约前要花大量时间与甲方各个层面的人搞关系。但倘若我一直闭塞,不去与他们接触,当他们投放广告时,也一定不会想到我。
两年疫情拖垮很多中小企业,各个行业的龙头在疫情后脱颖而出,就像闪耀,仅仅一年时间,已经从签约时的腰部客户发展为头部客户。倘若我不与客户多接触,一昧在公司打电话,永远签不到关键客户。
陈夕打开澜海销售系统,将中小客户全部清除。打开各大品牌网站,查找高预算、广告适配行业,伏案奋笔疾书:
1.闪耀餐饮
2.腾达铝业
3.灶王城景区
4.古林装饰
5.中才教育
6.品胜教育
7.西陵药械
8.中海医药
9.奥莱地产
10.一哥木门
陈夕将这些关键客户写在破旧的a货包包里层。
这是他的关键客户名单。
这10家客户,倘若能签1家,就可以完成季度考核,喘口气,休息半年好好找个逞心如意的工作。
傍晚落日余晖洒在白皙的脸颊,陈夕紧握破旧的a货包包,手指关节泛白。
他的名单,不想别人发现,但要自己牢牢记着。
命运的齿轮在他决定签约ka关键客户的那刻,在他写下这名单时开始旋转,往后路途注定坎坷。
陈夕会因关键客户夜不能寐食不下咽,放弃很多固有原则,舍弃真我,变成心硬如铁、自信强大、睿智果决的ka一哥。
这份名单,也会将他与林奕然的命运绑定,凌乱纠缠,无法分割。
第24章 他想睡我(一更
夏夜闷热,铜锈斑驳的铁窗透不进风,陈夕趴在窗户边儿漫无目的刷手机,一刷就是两小时。晚八点,肚子饿得咕咕响,才想起要吃饭。
陈夕打开某团app,点了份盒饭,本想下单,看配送费居然要7元,一气之下决定吃泡面。外卖平台晚间配送费要涨,但陈夕没想到会涨这么离谱,这配送费都能吃份肉夹馍了。
租的房子没有饮水机,只能用开水壶烧水。水管里的自来水煮熟了有股味儿,不能直接喝,冲重口味的泡面还可以。烧水的功夫,陈夕去浴室洗了个热水澡,洗完澡后只觉身心俱疲。
陈夕一边吃泡面一边刷招聘平台,关键客户是要签,工作也得继续找。
他本想对那夜绝口不提,但上次没忍住,妄图用之前的事儿“要挟”林奕然。林奕然的反映比他想象中还糟糕,像是要甩掉“瘟疫”似的火速远离。
林奕然即便私生活混乱,也不会牵扯到工作。是我越界,是我没拎清,是我公私混淆,做了惹人厌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