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你。”
付锦衾应得太痛快了,以至于姜梨觉得这是他一早挖给她跳的坑。最关键的是,他这么一痛快,很难不让姜梨觉得,他料定那块板子她翻不开。
“所以,你——一万两银子,就把并将书阁的“门”给卖了?”
“还真有点舍不得。过去它都好好的埋在土底下,头一遭这么一丝不挂的示人。”
姜梨盯着这“奸商”,怎么算怎么觉得不合账。
但是现在谈到这份上了,说反悔?没意思。她腰缠万贯,非常有钱,差这一万两银子吗?
肯定不差,而且他应了她来,也免去了两人交手的过程,不必消耗两派人马。
甘愿吗?肯定也不甘愿,因为这钱给的特别像一个怨种。
姜门主心里百转千回,体现在脸上的却是一副慷慨模样,胳膊一抬手心一伸。
她让严辞唳拿银子。
严辞唳拧眉,抓出一把银票递过去,“就六百两!”
“你就拿六百两出门?”姜梨立眼。她这么大一个刺客门主,六千两在嚣奇门里像跟头发丝那么细,她让他带钱,他就带根“头发丝”?
“谁知道刨个坑要一万两?皇宫大内抠块砖都没这么贵。你知道乐安城猪肉才多少钱一斤吗?六百两都够在这儿过完后半辈子了。”
“凑凑!”姜梨懒得跟他吵架,眉头一皱,招呼人过来。
第113章 过了一招
凑出一万两银子之后,付锦衾就走了。
姜梨独自一人等到深夜,大摇大摆的去了付记。天机暗影常年守在暗处,原本是极枯燥无味的工作,姜梨来了以后,连他们的日子都“精彩”了不少。
“这位姜门主还真是... ...”暗影在墙头注视着姜梨的脑瓜顶,最终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形容词。
她蹲在石板面前,眉头紧缩,不知是惆怅这道“门”如何开合,还是心疼多花的一万两银子。给了那些钱后,她就再次成为了只有几十两银子傍身的“穷光蛋”,她把她的人全“洒”出去了,当伙计,做捕快,亦或是胸口碎大石,不管干什么,反正得让他们赚钱。
乐安一夕之间涌进一堆“吃不上饭”的打零活的人,只要有铺子招人,他们绝对是冲到最前面的一个。
堂堂一个刺客门主混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江湖一大传奇了。
她开始唉声叹气,颓丧地垂下脑袋,搭在膝盖上的两只胳膊,都跟着泄了气,摇摇欲坠地前伸。
夏夜里虫声与蝉叫齐鸣,她坐下来,一会儿抓只蛐蛐,一会儿逮只螳螂,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她快烦死了。
她转而在院子各处敲敲打打,石门不是用掀的,肯定就有机关控制它开合,可惜连续几夜敲打,都没找到“开门”的法子。
第四日时,她不再盯着石门发呆了,而是杵到了付锦衾窗前。夏季闷热,卧室里总要留两页敞开的窗,这窗子像副画框,框子的正中就站着不知表情的姜梨。
她来的时候基本都是夜半三更,室内的人早就歇下了,房间里黑咕隆咚,只有斜飞而入的月色撑着一片光亮。
“听风你看看,是不是盯着咱们阁主瞧呢?”折玉躲在东屋向外观望,只能看见姜梨的背影。
“嗯,直木楞藤的。”听风在折玉身边总结。
“什么叫直木楞藤?”折玉没听过这个词儿。
“就是发直的木头,发愣的藤条。脑子里发空,不知道想着什么事儿。”
“还真挺贴切。”折玉默了默,“你说咱们阁主知道她在看他吗?”
睡在床上的付锦衾翻了个身,他觉轻,耳力又好,能不知道窗户那儿站着个人吗?他只是不耐烦搭理她,但他也确实睡不好,并且低估了夜半三更的这种氛围。这段时间的节气一直又热又闷,他想喝口冷茶,刚从床上坐起来就跟披头散发地姜梨打了个对脸。
她每次都是洗漱过后,拆了发髻才到付记,她在这里时常是一呆一个晚上,回去以后直接躺倒了睡觉,省得拆头发。她是图省事儿了,头一次正眼看她的付锦衾颤了一下。
她背光,只能看到一脑袋头发,谁看着不渗人?
“头发”还跟他说话,“你渴了?”
付阁主挺来气,“你少管我!”
姜梨眨了眨眼,“那你自己倒吧。其实我只是在想一件事,你是不是故意埋了块铁疙瘩让我以为那是扇门。或者说,让所有寻到这里的人都以为那是一扇门。磐云石板固然坚固,可是不好开合,就算有机关控制,也不可能每次进出书阁都把土刨开再原封不动的埋回去。”
薛闲记说,琼驽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用荀兰草熏养一次,不是随便放到一处地方就不再动了。姜梨在付记住了这么久,从来没见过付锦衾动院子里的土。
付锦衾走到桌面倒了一盏冷茶。姜梨没听到回应,自顾自道,“那就肯定不是在这里,我来时只考虑了它的隐蔽性,没考虑过进出的问题。”
“上一个想明白的人,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多月,你还不算太笨。”付锦衾呷进一口冷茶,他从不认为姜梨会一直傻下去。
付记的门户他不守,是不想造成不必要的伤损,寻错了就将错就错,寻对了,自然也有寻对的应对之法。
“你心思缜密,我常年吃药,又有疯癫之症,思路不及你精狡也是正常。”
她自谦,并不为此气恼,顺便恭维,付锦衾饮尽杯中冷茶,没理会她这顶高帽,知道必定还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