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 �411� 您偷看我初稿了?
    节目组万万没想到,自己提心吊胆采访了一整天的机密项目,竟然是在海警服役的�
    那没问题了了�
    你要说海军的装备,确实不敢播�
    可这要是海警的装备,我就可劲播了�
    编导连夜开工剪辑内容,全段保留了陈晨的所有介绍,一个字不落�
    甚至他还从一些ng的花絮中缝缝补补,凑了个整�
    成片将近十五分钟的素材,几乎全都是陈晨的画面,满满的干货�
    最重要的是陈晨那种充满自信的表情,让人不得不信服,但又没有过分的夸大�
    简而言之,就是装逼�
    太丝滑了�
    如果是采访其他行业的土财主,老板站在镜头前一通吹,肯定是要遭骂的�
    但制造业不一样,越吹越得劲�
    更别提陈晨吹逼时身后的背景了�
    1200吨的“小艇”就矗立在那里,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编导有深深的预感,这段片子将会是自己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天后�
    编导带着成片,来到了领导的办公室当中�
    “哦,小梁啊,你来来来!�
    总编薛成挥挥手�
    梁编这时才发现办公室内还有一个人——军武频道的总顾问郑宇村�
    看起来他似乎正在和薛成进行激烈的辩论,俩人都有点面红脖子粗�
    “正好小梁来了!�
    “咱们一起讨论。�
    “下一期的军武观察关于海军的内容该怎么做。�
    薛成可能因为讨论节目的关系,有点带情绪了,言语激昂�
    作为频道的总编,薛成最重视的就是军武观察�
    毕竟是台柱子�
    在自媒体时代,这档节目是唯一一档能拿出来和网络节目对打的内容�
    所以台里倾注的心血也更多�
    他自己亲任主编,像梁编这样台里资深的编导,也只能当个执行主编�
    郑宇村这位军事装备理论界的大拿更是节目的长期顾问�
    海军节临近,台里准备整个大活�
    他们正在谋划一档专题节目,内容大概是盘点海军各类装备,并且展望未来�
    初步定调做七期,每一期都拿出一种装备�
    先进性纵向对比,回顾发展史�
    后进行横向对比,与世界上同类型装备进行比较�
    最后在现有技术上做基础,眺望未来�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大体框架没有问题,可细致到节目内容,分歧就比较大了�
    郑宇村平复心情之后,耐心的解释自己的立场�
    “航母这期节目,我有我的难处。�
    “你别说4号航母了,哪怕是3号,能说的都不多。�
    “这俩目前都是国之重器,不能公开讲解太多。�
    作为一档总结盘点类节目,自然是要盘点最新装备的�
    总编薛成提盘点航母时主要�4号航母为例子�
    这个建议得到了郑宇村的激烈反对�
    他说什么也不能松口�
    “郑老师,如果不�4号航母,那我们这个节目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我要是说了,我郑宇村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梁编看着两人相持不下,也摸清了矛盾的冲突点,于是从中说和�
    “二位,咱要不这样,到航母这一期的时候,用蒙太奇的手法。�
    “就是咱给一个大概出行,依据目前公开的数据讲一讲,不要太具体。�
    “剩下的靠着观众去脑补。�
    郑宇村不太懂蒙太奇什么的,他只觉得只要不细致讲都行,于是妥协点头�
    可薛成还是有些得寸进尺:“可以,咱们不具体到哪艘航母,节目内容主要由细分技术撑起来。�
    郑宇村抬头:“什么意思?�
    “就是说咱们在节目上讨论一些模块化的技术。�
    “比如弹射,比如拦阻,再比如舰载机。�
    “我们的节目时长是四十分钟,如果光聊蒙太奇,不给点干货,也不行。�
    郑宇村显得很为难:“你说的好像弹射技术和阻拦技术就不要钱似的。�
    做军事科普比作理论研究要难上一万倍�
    既要讲究节目效果,还要时刻注意不泄密�
    “咱这两项技术不是都取得了突破吗?节目上掰扯一下怎么了?�
    郑宇村摇头:“正因为有突破,才藏着掖着,要不我讲讲滑跃式起飞算了。�
    “别,滑跃式军迷都能掰扯明白,用不着您。�
    郑宇村无奈的笑了:“那就又僵住了,弹射和阻拦都是高度机密,一个字都不能讲。你别说现在,五年后我都不一定能说。�
    见此情景,梁编再次和稀泥:“那这样吧,航母这期节目,我们找一艘外国先进型号,能对�4号的,通过剖析它的技术细节,来影�4号航母,这样总行了吗?�
    俩人闻言,沉默不语�
    脑海里都在快速的考虑�
    站在郑宇村的立场,剖析外国航母倒是没什么问题�
    作为一个理论研究者,他对国外装备如数家珍�
    尤其是那些可以成为头号假想敌的装备,几乎是泄密级别的了解�
    比如福特级�
    如果节目上要讲这玩意儿,他能滔滔不绝说两期�
    于是郑宇村表示同意�
    而作为内容方的薛成仔细想想,这样节目效果也是有的�
    只要节目的讨论切入点得当,确实可以做到小梁说的影射的方式�
    全程都不�4号,但句句不�4号�
    最关键的是,也可以深入剖析细分技术,而不泄密,最大程度配合郑主任的工作�
    “那行吧,航母这期我亲自做本子。�
    妥协之后,薛成看了看桌子上的文件�
    “航母是最难的,播出也是最后一集。�
    “目前还有个任务,就是首播集的护卫舰。�
    “郑主任,护卫舰这块,能说的总比航母多一些吧?�
    节目的播放顺序遵循着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逻辑�
    因此海军诸舰中,吨位最小的护卫舰首当其冲�
    郑宇村也早有准备�
    这个领域,限制性确实没有那么多�
    而且由于大国都在发展驱逐舰,护卫舰领域几乎都是小国在闹腾�
    讲解起来颇有一种居高俯视的爽感,郑宇村如鱼得水�
    于是他拿出了拟好的提纲�
    “护卫舰这块,我准备以三个点切入。�
    “第一是平台。�
    “目前世界主流护卫舰都存在一平台多舰型的情况.�
    “因此平台的强度,决定了护卫舰的基本素质。�
    “第二是武器配备。�
    “这个我不用多解释,护卫舰的战斗力主要取决于搭载什么主副武器。�
    “这一块主要还是看导弹,是我们的强项。�
    “第三点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原来普遍的观点是护卫舰可能会逐渐被驱逐舰取代。�
    “我认为不然,尤其是电动化技术出现之后,我觉得护卫舰的发展趋势有可能会向小型化无人化转型。�
    离开了大方向的套路,具体到细节上,双方的心态都平和了许多�
    像护卫舰这样噱头不够足的装备,如果只侧重于现有的盘点,节目效果可能会差很多�
    于是他提出建议:“我觉得还是主要侧重于第三点,小型化无人化。�
    “我也这么觉得,因此我的提纲有一半都是侧重于展望。”郑宇村点头�
    “您展开说说。�
    “小型化和集群化的想象空间大,同时能带来集群化又是,我想这是观众想听和想看的。�
    薛成突然想道:“观众想看和想听的事那种科幻的不行,动不动就空天母舰那种。�
    “其实细致到技术细节,还是有很多能发散的点。�
    “比如全舰体雷达隐身。�
    “飞机隐身我们见的多了,护卫舰可从没见过。�
    “另外就是电混平台全集成。�
    “一舰多用,武器通用,几乎可以包揽小型舰艇的所有主要作战任务。�
    “另外最抓人的就是集群化这个杀气。�
    “你们想想,一出动就是一个编队,多霸气……�
    正在郑宇村绘声绘色讲述之时�
    一旁的薛编变颜变色�
    寻找了好几次插话的时机,才打断郑宇村�
    “郑主任,您是不是偷看我的初稿了?�
    郑宇村戛然而止,一脸不解�
    什么话这叫�
    眼前这份体提纲是他昨天晚上刚写出来的�
    内容完全原创�
    尤其是在护卫舰的未来展望这块,全都是呕心沥血之作�
    都是他基于多年的装备研究经验,总结出来的未来趋势�
    咋变成你的初稿了�
    “我都半个月没见面到你了,怎么偷看你的初稿?�
    薛编从双肩包里掏出了建好的素材:“您说的,和我准备的稿子一模一样。�
    “????�
    话说到这儿,郑宇村都有些开始怀疑人生了�
    这得亏是自己家的节目,还有商量的余地�
    如果放在学术界,两篇稿子一模一样发表出去,非得整出学术丑闻来�
    关键是!
    郑宇村确定自己没有借鉴别人的看法�
    因为在装备理论研究这块,他又绝对的自信,自己就是权威�
    职位在那儿摆着呀�
    他能接触到常人接触不到的东西,因而总结出的干货更胜一筹�
    考试是可能存在抄袭的,但抄袭的人绝不可能是出题老师�
    郑宇村带着怀疑接过薛编的初稿,翻看第一页�
    ——?�
    “无人混动三体巡逻艇?�
    “全船信号隐身?�
    “标准垂发平台?�
    “你还别说,你真别说,你这个提纲和我的想到一块去了。�
    郑宇村惊呆了�
    内容和自己想的几乎完全相同�
    他再次抬头看向梁编,诧异的不行�
    “你对护卫舰的未来也有这么深入的研究?�
    高手在民间�
    虽然很惊讶,但郑宇村不得不承认梁编这份稿子的含金量�
    从结构到武器,从隐身到舰载机,都符合郑宇村对护卫舰的所有想象�
    唯一的美中不足,梁编的提纲全称都用“艇”这个称呼,没有用舰�
    不过这都无伤大雅�
    他对护卫舰的发展趋势预判太准确了�
    郑宇村可以肯定,之前他俩没有交流过,并不存在抄袭这一说�
    而且这套看法完全是郑宇村原创的,世界范围内都没有雷同的�
    但!
    梁编却拿出了几乎相同的提纲�
    由此说来,真相只有一个——梁编也是个天选军事装备理论学者�
    “有点东西梁编,你能写出这份展望,能直接到我单位报到了。�
    梁编自己都笑了:“郑主任,您仔细看,我那是展望吗?�
    “不是吗?�
    “我那是采访提纲,全都是现货。�
    ????
    郑宇村愣了,再次翻看文件资料�
    薛成也绕过了办公桌,来到了郑宇村的身后�
    还真是!
    梁编拿出来的提纲,是采访的大致内容�
    为了领导方便审查,他将视频内容总结成了文字版本,前几页是提纲,后面是详细描述�
    当郑宇村意识到这一点时,他的目光都无法对焦了�
    什么鬼�
    我刚才说的是幻想�
    你写出来的是现实�
    无人电动平台、全舰隐身、通用垂直发射井…�
    这些……都已经有了�
    “你的啥意思……这船已经下水了?�
    梁编点头:“何止,估摸这阵,适航性测试都开始了?�
    “我咋不知道这事儿,海军没跟我说啊。”郑宇村突然觉得自己的级别不够了�
    “当然,因为这是海警的船,海军肯定不会跟你说的。�
    ??�
    ??�
    ??�
    你好好好说话�
    郑宇村头发都要炸毛了�
    好家伙!
    这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无人船,你跟我说不是海军装备的?
    疯了吧!
    梁编解释道:“这是阳江船厂替海警研发的巡逻船,我这次采访的就是这个项目,而且是人家的老板陈晨全程亲自讲解的。�
    一言至此,郑宇村的眼里的迷惑瞬间消散�
    陈晨啊�
    那合理了�
    他拿出什么装备都是合理的�
    唯一惊讶的点在于,这小子手也太快了�
    我还搁这叭叭联想展望呢,这货原型都已经下线了�
    与此同时,梁编转头看向领导:“薛主编,我觉得这段采访很有内容,立意也很出色,您看是不是当做主要素材,在咱们频道的晚间新闻播一播?�
    “不能在晚间新闻播。�
    薛成站斩钉截铁的拒绝,让梁编大失所望,同时百思不得其解�
    凭什么?
    这段内容很抓眼,讲述的是装备领域的最新进展,很提气�
    另外素材的内容很扎实,全都是陈总领衔讲的干货�
    无论是形式还是意义,都足够在军武频道站住脚了�
    于是梁编据理力争:“我觉得这段内容很优秀,一年都难遇到两回,领导你慎重考虑下。�
    “不用考虑,立刻把素材打包送到一台!�
    “我亲自去做工作。�
    “这段内容只能在联播亮相!�
    www.77a84174c.my。m.77a84174c.my
ͶƼƱ һ½Ŀ¼һ ǩ